重生石器去种田_作者:瓜不咸(114)

2018-11-11 瓜不咸 种田文

  “榛?有什么事么?”前头的枳问道。

  “是这样的,我昨天砍了点木头还没弄回来,你们找樟带路帮我去扛回来吧。”唐筝笑眯眯地说道。

  “好。”想着大概是木头砍得多了点,男人们也没在意,快速应下转头就找人去了。

  唐筝看着一群人离开的背影,咂了咂舌,一根木头这些个人扛得动了吧,就是路远了点,也是种锻炼嘛!

  哦对了,今天答应老祖母陪她的。

  竹筏做起来方便,但既然要捕鱼怎么能少得了渔网呢,之前让耳她们做的那些极细的绳子这就排上用场了。

  老祖母已经在棚子下面等着她了,唐筝迈着她抗议的两条腿一溜烟跑回去,绳子一卷卷地搬出来搁在老祖母身边,又去把昨天晚上准备的用来做渔网坠的石头搬来。

  “来吧,老祖母,我们今天做个好东西!”唐筝一屁股坐下,笑着说道。

  “呵呵呵,好啊。”老祖母也笑得眯起眼来。

  “呐,绳子。”

  唐筝数出极多数量的双数绳卷来递给老祖母,自己也数了相同数量,抽出所有的线头聚拢在一起,比不上以前用的尼龙绳的细,握在手里一大把。

  又抽出一根粗一点的绳子来,把线头反向塞进手里线头的中间,借着手臂打上一个死结,唐筝一边极慢地做着,一边同老祖母解说,“这样转过来塞进去,然后拉紧......”

  觉得不方便,唐筝又去找了两根大木钉子钉在地上,把前端拴在钉子上方便编制,就跟小时候编手绳一样。

  绳子都抖开捋直,从头上开始取一段长度,每两根绳子打个死结,一圈打完下移一段,从两根一股的绳中取一根与旁边那股中相邻的一根再打一个死结,这样就成了一个菱形的网眼,网眼的大小取决于要捕的鱼的大小,不用做的太细。

  照着这个顺序一路往下,这其实是件很枯燥的事情没什么难度,老祖母看了遍也就会了。两个人慢调丝缕地编着,位子一点点往后挪,前头结出的网越来越长。

  “师傅!”

  远处传来檀的呼喊声,唐筝闻声抬头看去,他身后一群男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肩上扛着粗壮的树干,歪着头看路。

  “一,二,三!”

  “砰!”

  喊着号子同时撒手,树干摔在地上发出一声不轻的响声,两侧的人往旁边闪了闪,生怕被滚到了脚。

  跟老祖母说了声,唐筝朝那边跑过去。

  男人们擦着头上往下滴的汗,干这活比跑步还累呢,难怪走的时候榛笑的那么奇怪。

  “诶呀,挺好的,还有三根也靠你们啦。”唐筝勾起唇角,笑得跟之前一般无二。

  乌直接翻了个白眼,枳没说什么,挥手又把人带走了。

  打量着地上的木头,唐筝一抬头发现檀也跟了去了,赶忙把人喊住:“檀,你回来。”

  “来了!”檀立马乐颠颠地掉头回来。

  唐筝伸出手,檀立马会意,从腰间拔出一把石斧递过去。

  “我先把这树皮剥了,你在这旁边生个火。”

  “这就去!”

  用石斧把树皮从头到尾劈断,掰扯起树皮来还有几分吃力,等她剥完一整块树皮留下光洁的内芯,檀的火也生起来了。

  跑回山洞的火沟里抄了一簸箕的木炭出来倒进火堆里,唐筝在在树干上比划着刻出一个大概的形状,直接用石斧斜着劈上面的木头,过会儿再用炭火去烧。

  独木舟的两头是尖尖翘起的,一个完美的弧形,想了下唐筝又让檀用石头把一端翘起来,直接对着火堆烧,一边烧一边劈掉焦黑的部分,船舱和船头同时开工他一个人也忙的过来。

  “就这样吧,你好好干,我先去忙别的了。”唐筝拍了拍黑漆漆的手,说道。

  “保证完成!”檀抬起胳膊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二头肌,搞怪地说道。

  唐筝被他逗笑,摇着头回去接着编渔网,这会儿老祖母已经赶上了她的进度,可不能最后还让老祖母等她。

  外面的人来来去去对唐筝两人毫无影响,渔网拉出五六米差不多也到头了,唐筝止住老祖母的动作,把多出的线头切掉,取出一根较粗的绳子来织最下端的网兜。

  绳子在渔网的底部网眼间上下穿梭绕上一圈,这根绳子通常被成为母线,每隔一段在母线上系上一根长条的石块作为渔网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