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山海_作者:多吃快长(133)

2018-10-21 多吃快长

  这念头只在她脑海中转了一圈,却未说出口。

  猫娃子听宋半烟说了一通,脑子又有些转不过来。何况他也只是好奇而已,于是干脆不再考虑这些,专心大快朵颐。

  四人陆续吃到一点半。宋半烟和白薰华早就搁下筷子,猫娃子和丘布两人也是皮圆肚撑,喊来老板打包。

  猫娃子结完账,掏出车钥匙晃地哗啦响,笑呵呵的说:“滴滴专车,这就送两位去机场。”

  作者有话要说:  ①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可你比它更可爱更温存。

  ——节选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 Sonnet 18

  ②大陵积尸之气,气佚则厉鬼随而出行。《礼记·月令》

  ③仲秋,九门磔禳,以发陈气。《王居明堂礼》

  【文中备注多半是我记不清,写文的时候查阅过的。所以遗漏之处,望见谅。】

  第54章

  橡胶轮胎滚动, 从公路到跑道。发动机叶片高速旋转, 发出震耳的轰鸣声。飞机沿着跑道急速向前, 仰头直入云霄。

  从飞机上看下去, 城市变成小小的明珠。正是这些明珠串联成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如此广袤,历史是如此厚重, 称得上古都的明珠足有一斛之多。

  纵然如此,南京在这其中依旧毫不逊色。

  它从衣不蔽体的蛮荒走来, 经历过铁甲战袍的乱世, 享受过华冠丽服的太平。数次贵为天子之城, 也曾几度沦陷夷寇之手。

  盛衰浮沉,沧海桑田。

  每个时代, 都少不了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安夜已央, 洛阳牡丹枯。北京只剩下些破落少爷的跋扈,倒是可以和上海一较高下。”

  “南京呢?”

  “哦,南京就没阔过。”

  宋半烟闻言忍不住扭头看去, 只见是一对小情侣。两人不知是哪里的游客,女生相貌艳若桃李, 眼角一滴泪痣更添妖媚。唇红齿白, 声音低哑。开起地图炮也是厉害, 一炮把四大古都给轰塌了。

  就此时,服务员端着打托盘过来,一边麻利的端盘子,一边报菜名:“鸡鸣汤包、桂花糖芋苗、鸭血粉丝、牛肉锅贴,你们东西全了。”

  白薰华将勺子递给宋半烟:“吃吧, 不是吵着说饿么。”

  “一天之间,天南海北。”宋半烟吃了一口桂花糖芋圆,享受的眯起眼,“烤羊肉大盘鸡都好吃,不过感觉我还是一副南方的胃。”

  白薰华压唇浅笑:“挺好,南方胃,百家舌。”

  两人说笑着吃完饭,打车前往药铺。

  宋半烟看着这座城市,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其实她去过的那些城市,繁华富丽如上海、边陲重镇如和田、安逸无名如泰州...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气貌。然而身处二十一世纪,谁也无法剥离现代化的一面。

  南京也是如此。

  偶尔一闪而过的民国建筑和夹缝间露出的飞檐,点缀着这座城市。更多的还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广厦。

  这是一座普通的中国大都市。

  下了车,宋半烟轻声嘀咕:“我好像来过南京。”

  白薰华略微吃惊:“你想起什么?”

  宋半烟狐疑的看着四周,有些迟疑的说:“应该不是很遥远的事情。你没有带我来过?”

  “没有。”白薰华想了想说,“可能我去美国的时候你自己来过。你没有跟我提过,我也不是很清楚。”

  宋半烟眉梢一挑:“你居然放心我一个人在家。”

  白薰华笑道:“你那时候还比较乖。”

  宋半烟牵住她的手,弯弯眼角,笑得如同暖秋的骄阳。白薰华任由她牵着,拨通了电话。问清详细地址,两人往巷子里走去。

  “你开出的药方很特别,有二味药闻所未闻。纪宝兜兜转转才找到这家。”

  说话间,两人来到药铺门口。

  这间药铺的地理位置,大有闹中取静的意味。门店不大,却是独具韵味。雕栏画栋的仿古门头和曲径通幽的石板小巷相得益彰。

  宋半烟心头一动,停下脚步,仰头专注打量起来。每一处雕工用料都写着低调奢华。想必出入之处的客人,非富即贵。

  白薰华知道她对古建感兴趣,便停下脚步等她。就这时门突然打开,迎面走出一个大胖子。抱着几袋纸包,疾步匆匆的离开。宋半烟瞧着眼熟,转念想起来正是在泰州,找她“救命”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