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山海_作者:多吃快长(165)

2018-10-21 多吃快长

  四个人沿路向上,稍稍登高就看见墓室入口。陵门坐北朝南,用砖头砌出柱枋、斗栱、檐口...如同一扇小型的宫门。屋檐门牌正中刻着“钦陵”两字,下面就是墓室洞门。

  小五仔细看了看,有些兴奋的说:“我还是第一次走正门呢。”

  潘小宏“切”了一声,率先走了进去。他一进门,就觉气温骤然一冷,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潘小宏摸摸胳膊,紧张的说:“卧槽,阴气够重啊。”

  宋半烟嫌他堵住门,推了推:“潘大主角,你好歹也是养小鬼的人,还怕这个?”

  潘小宏辩解道:“我这小鬼,哪比得上这个帝王鬼啊。”

  两人正说着,浑然没注意后面的小五突然瞪大眼睛,哆哆嗦嗦站在门外不敢动。

  白薰华惯来总揽全局,立即发现小五不对劲,她上前轻声问道:“不舒服么?”

  小五紧张的咽了一口唾沫,指着前面两人:“他们...他们在开玩笑吧?”

  白薰华心道:半烟说这小孩身上有土腥味,只怕没少下墓。怎么这会听到养小鬼,吓成这副样子?难道以前是不知不信,所以不畏。倒是可以借机点拨,免得他再走歪路。

  白薰华心思急转,宋半烟却是不知道。片刻时间,她和潘小宏已经走到钦陵中间。这主要是钦陵太小,总进深不过二十几米,前后三个主室。

  “这地方还有点吓人呢。”潘小宏仰着脖子东张西望。

  破裂的暗红墙皮、长着苔藓的青砖、剥落的残破壁画、手握长剑的武士石像...精致而又破败,庄严更添阴森。

  穿过中室,潘小宏见甬道中间有两扇石门,凑上去打量:“上面怎么有这么多洞?”

  宋半烟停下脚步,淡淡说:“上面五排是钉孔,左右两边对称的地方是装门环的。应该是被盗墓贼撬走了。你看看门上边。”

  潘小宏一看,惊叫道:“卧槽!够坑一样,这门是被暴力撬开的!”

  宋半烟穿过甬道,来到后室。

  后室全用石头砌筑,地铺青砖,上作穹窿顶,立八根石柱,四壁涂朱砂。北部正中有一张青石棺床,由六块方形大青石拼成。这里正是安放南唐先主李昪与皇后棺椁的地方。

  棺椁不知去向,只留下六块大青石,被几根围栏随意围住,防止游客上前。

  潘小宏探身凑上去,只见石板中间有个洞,但里面显然空空如也。坑坑洼洼的青石是看不出什么名堂。但从大青石底下,地面石板上刻出两道分歧而曲折的石槽,蜿蜓曲折地向外延伸。

  潘小宏越看越觉得奇怪,他又拿不准这地上的纹理,是人刻的还是裂开的,连忙指给宋半烟看。

  宋半烟从侧室转出来,见状上前看了看说道:“君权天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秦始皇起,君王陵墓中都是上绘天文,下具地理。李昪虽然...”

  宋半烟仰起头望着空无一物的墓顶,目光在一块块叠砌紧密的石砖上巡视,轻声喃喃道:“...大揭顶。”

  作者有话要说:

  写了一晚上,脑袋疼。有错别字或者语病,留言告诉我,我去洗洗躺下。

  第67章

  现代考古通常使用“大揭顶”的手法, 就是从古墓最上面开始挖掘, 揭开坟顶, 从上而下, 逐层清理。

  这样做工程浩大,但可以有效的保护文物和系统的记录墓葬信息。唯一遗憾的就是, “大揭顶”顾名思义要掀开墓顶,如果墓顶绘有壁画, 那必然就会荡然无存。钦陵情况正是如此, 可能是因为当时考虑不周, 才造成这样重大的损失。

  潘小宏不知道宋半烟在看什么,但也跟着仰起脑袋。可顶上就是排列整齐的青砖, 哪有值得费力看半天。

  白薰华和小五走进来, 见状问道:“有发现吗?”

  估么有点低血糖,宋半烟只觉头晕目眩,她赶紧就地坐下, 又怕白薰华担心,就摊开笔记本问道:“如果让你们藏一件东西, 你们会藏哪?”

  潘小宏抖起机灵:“藏心里!”

  小五鄙夷的斜了他一眼, 想了想说:“肯定要是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也不能让修路建楼的挖到,还有水也淹不到,老鼠也啃不到。”小五跟着徐老大盗墓时间长了,想东西就往墓上靠。

  宋半烟颇为赞同:“有道理,还要是一个自己能去, 去了别人也不会怀疑的地方。这样别人就算想找,也可能把那个地方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