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山海_作者:多吃快长(311)

2018-10-21 多吃快长

  徐老爷子负手而行,闻言脚步顿了一下,像是老年人反应迟钝:“剑毫。”

  “天柱山剑毫。”宋半烟恍然大悟,侧头对白薰华解释道,“天柱山是道家第14洞天,周王封皖伯大夫治皖,天柱山属皖伯封地,所以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宋半烟在后面滔滔不绝,徐老爷子负手走在前面,神色如常似乎也在侧耳聆听,只是那双似乎老而浑浊的眼里,一道寒光转瞬而逝。

  小客厅里也极为朴素,只是一组三间的木质沙发,配有一张茶几。墙角放着一盆绿油油的植物,靠墙地方是一个文件柜。除此之外,就是一组老式办公桌椅。

  这里不像是豪华游艇的会客厅,倒像是五六十年代的机关办公室。

  宋半烟扫视一眼,心里暗暗冷笑:失去的肯定不是最珍惜,但失去的一定总是最怀念。

  徐老爷子从红木茶罐里取出一些茶叶,慢慢悠悠的放进搪瓷茶杯里。一旁候着的警务员提起水壶注满,然后将水壶放在茶几旁的地上,离开小客厅关上了门。

  宋半烟见他离开,从沙发上探身拿起一个搪瓷茶杯,一边不断换手捧着,一边笑眯眯的问道:“老爷子,你劳师动众的把我们喊过来,不会只是为了这顿饭吧?我可是听说,您手下有三千童子,难不成一个陪你喝茶的都没有?”

  徐老爷子捧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缓缓嘬了一口才说道:“能陪老头子喝茶吃饭的多,能替我拿到圣木曼兑,就只有小宋你一个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1950年10月30日晚上,吉林省辑安县(今集安市)担架支队第3大队大队长曲洪一带领一个担架小分队赶往朝鲜前线,路过楚山郡下水洞时,遇见一伙被打散的美军和伪军,曲端起扁担用朝鲜语大喊:“缴枪不杀!宽待俘虏!”敌人惊呆了,当即举手投降。抓获25个美、伪兵,获一等功。

  这个扁担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第132章

  宋半烟一侧唇角勾起, 低眉垂眼看着褐色的茶汤, 眼中微露出些许笑意。她抬手将搪瓷茶杯送到嘴边, 眯眼深深一嗅, 启唇饮了一口。

  茶是好茶,水是好水, 就是略烫了些。

  白薰华见宋半烟又喝了一口茶,神情怡然, 恍若没有听见徐老爷子说话。徐老爷子既不生气也不再说, 捧着搪瓷杯一口一口喝着茶。

  白薰华目光一掠而过, 心中有数的接过话题:“圣木曼托真是好东西,人人都想要。”

  徐老爷子恍然不闻的喝着茶, 脸上丝毫看不出情绪。宋半烟与白薰华两人, 一个七窍玲珑心干,一个人情练达,即便如此也摸不透这位徐老爷子的态度, 一时之间小客厅中落针可闻。

  极端安静的环境,感官认知会被无限放大。时间变得非常慢, 慢到每一秒都是对意志力的考验。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劲, 胜负两方将在接下来的谈判之前, 就分别站在优势与劣势不同的跷跷板两端。

  “——砰!”

  外面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宋半烟与白薰华皆是一惊,后脊陡然绷紧。两人对视一眼,宋半烟一跃站起,猛地扑向徐老爷子。

  徐老爷子身姿笔直的坐在椅子上, 正低头喝茶。宋半烟来势极快,而他动作更快!

  徐老爷子手腕一动,搪瓷茶杯倾斜,大半杯热水一下泼出来!“哗啦”一声,全部淋在宋半烟脸上。她被这么一烫,下意识打了个哆嗦,抬手就去查溅射到眼睛里的水。

  袖子一蹭而过,宋半烟眼前立刻又恢复清晰,可不等她再有动作,冰凉的枪口已经抵在她额头中间。

  徐老爷子浑浊的老眼盯着她,褐色的瞳孔犹如一条毒蛇,神情冷硬让人心底发毛:“年轻人,就是冲动。”

  白薰华慌忙从椅子上站起,连声劝慰道:“徐老爷子,有话好好说。圣木曼兑不是路边的果子,您既然相信我们,还请冷静些。”

  徐老爷子慢慢收手,冰凉的枪口一点一点从宋半烟的眉心移开。那种煎熬的等待,会让人不断重复刚刚的枪口抵在皮肤上触感,还有心底如坠冰窟的恐惧。

  宋半烟双手举起,目光一直的盯着□□。见枪口渐渐离开,她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呼...”

  徐老爷子双目突然一敛,枯木一样的手指微微扣动,宋半烟就听耳边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