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半烟声音陡然太高三分,她将手里的资料递给白薰华,自己快速的翻起余下的部分。
“别找了,没有他的。”
宋半烟一愣,抬头看向徐老爷子。
徐老爷子捧着茶杯,似乎陷入沉思:“他就和国民党的团座们一样,都是拿着望远镜在千里之外的山头上。”
宋半烟拧起眉头:“能和您斗这么多年,只怕这位导师比那些人可厉害多了。”
徐老爷子不知怎么的突然一乐,竟然笑了起来:“何止厉害多了。跟他一比,我就是带着伪军的治安队长。三千童子?人数都没法子取胜。”
宋半烟低眉顺眼的听着,闻言顺势问道:“您和他是什么过节?”
“过节?”徐老爷子闭上眼睛,神情逐渐冷漠,语气甚是不屑的说,“你是想问我们争什么吧?大元宝藏图?曾院长那份手稿?还是圣木曼......”
宋半烟到此时才是真正心头一惊,万没想到曾先生还留下一副手稿,而且听徐老爷子的意思,似乎比大元宝藏还要重要!
徐老爷子闭着眼睛,口中慢慢说道:“...这些算什么。外面私底下叫我老不死的,老而不死当然讨人厌。可死而不老...那才可怕。”
他声音沉缓阴冷,听得人寒毛炸立。
宋半烟眉梢扬起,语气惊诧的问道:“什么意思?那个导师不是人!”
徐老爷子睁开眼睛,浑浊的瞳孔中此刻寒光锐利:“我只见过他两次,第一次是1964年。”
1964年!
那不正是曾先生跳塔身亡的那一年!
宋半烟不动声色,只说:“到现在53年,这个时间的确不算短,他倒是和您一样长寿。”
“长寿?”徐老爷子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活太久,你都不知道自己活着干什么。当年在南京要不是因为他,我这辈子也不会这样...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俘虏过一个美国大兵,他告诉我一句话,别和魔鬼做交易。”
“您和魔鬼做了交易。”白薰华突然出声,疑问句却说得语气确凿。
“不错。”徐老爷子脸上神情逐渐坚毅,“和魔鬼做了交易,事后又想制服魔鬼,那就不得不自己去做魔鬼。”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突闻喜讯,很是高兴,祝福揽风和归涯两位。
群里促成一段情侣,窝这个穷困潦倒的群主当然也要表示表示。
在章节的留言中,抽十个人送“鸾星”红包,愿大家都能喜得良缘。
第133章
老式日光灯泡散发着暖黄的光芒, 就像是冰天雪地中一根燃烧的火柴, 根本无力驱散的那股铺天盖地的酷寒。
让手可通天的徐老爷子一生如坠深渊, 那位导师又是何其厉害的人物。
然而1963年底, 走出紫金山防空洞的徐天福却不知道。他此刻心情极好,上个月向组织请假, 三天前终于批下来了。今天去见了陶勇,指不定要被灌几斤酒。
警卫员也知道他今天高兴, 提着一网兜水果跟在他身后, 乐呵呵的说:“司令今天笑两了回, 是不是馋酒了?”
自从朝鲜战场下来,警卫员跟着徐天福有十年。徐天福看着这小家伙长高、长壮, 变成合格的新中国军人。两人说是上下级, 却是亲如父子。
徐天福拍了一下皮带,笑着吓唬他:“没大没小的,我多久没沾酒了, 还土这一回?一会说话注意点,我带你去见见真正的司令。”
徐天福和陶勇是安徽老乡, 都是穷苦人家出生。陶勇比大他不少, 待他如亲生弟弟一样。两人先是参加游击队, 然后加入□□。从十一军到新四军、野战军,最后到中国人民志愿军。
一起参加过历次国民党围剿、走过长征路、开辟过根据地。豫东拼过命,黄桥吃过饼,南京度过江,上海站过岗, 枪林弹雨一路趟过来。身边的战友换了一波又一波,兄弟两个终于见到了亲手建立的新中国。
□□还没有搞定,朝鲜又出了事。人民子弟兵为人民,哥俩二话不说上了朝鲜战场。就在这异国的土地上,两人终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53年,徐天福不幸小腿中枪,被强制回国养伤。轻伤不下火线,那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他立即连续向组织和中央写了七封信,打了无数电话。然而信是石沉大海,电话也是支支吾吾不清不楚。
虽然心有不甘,徐天福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先休养然后转业到地方。当他在疗养院里待得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突然接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