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山海_作者:多吃快长(461)

2018-10-21 多吃快长

  宋半烟捡了几件T恤塞进背包:“最快多久能出发?”

  白薰华说:“蒙古国签证很麻烦,不能邮件申请只能上网找人办。材料寄到北京驻华大使馆最快一天,加急签证至少一天,然后......”

  “只能在北京办?”宋半烟打断她。

  白薰华立刻明白宋半烟的意思:“蒙古国驻二连浩特领事馆也可以办理。那里紧靠边境线,拿到签证我们二个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外蒙古。我去联系。”

  白薰华去忙签证的事情,宋半烟将她觉得有用的东西都塞进包里,扔在沙发上。她拿起一块坚果巧克力糖,走到那面贴满便笺条的墙壁前。

  剥开锡纸咬住糖,宋半烟伸手一挥——

  “嘶啦。”

  “嘶啦哗。”

  “嘶啦”、“哗啦”、“哗嘶”

  ......

  撕掉墙上大半的便笺条,宋半烟收回手,捏住巧克力糖,咔吧一声咬断。一边咀嚼,一边打量剩下的便笺条。虽然线索变少,但宋半烟心中已经渐渐一条清楚的脉络。

  紫金山防空洞,无异是改变众人命运的地方。徐天福、纪良工、白业、导师、曾昭燏......无数人聚集在那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宋半烟的目光在那些人名上扫视,意思到了一些不同。紫金山防空洞,是徐天福和纪良工的命运转折点。而对于曾昭燏和白业,恐怕在更早一些。

  白即墨或许会撒谎,1626药方不会。

  三百多年前的大明朝,那场怪异大爆炸,恐怕才是正真改变了白家命运。

  不。

  白民...山海经中的异族,真的存在?

  《逸周书·卷七·王会解》中记载,成周之会...白民献乘黄,乘黄者似骐,背有两角。

  《逸周书》又名《周书》,是先秦史籍,主要记载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到末代厉王、景王的事迹。历代史书难免删改遗漏,但绝没有凭空捏造的理由。

  怪的就是,白民一族觐见周武王,献上乘黄之后,史书之中再无记载。这个神秘种族,仿佛凭空出现,又突然消失,没有留下一丁点痕迹。

  就好像,真的只是传说。

  宋半烟不禁非常好奇,白薰华口中,那个见面一眼就认出她身份的——“宋半烟”。

  又有着什么样的身份?

  想到这里,宋半烟忍不住笑了起来,摸摸自己的脸颊,有些期待,又有些遗憾。

  千年的光阴太过久远,历史长河里就算有一两颗沧海遗珠,想必也叫时间那个家伙打磨成粉末,湮灭在滔滔浪潮之中。太阳一晒,升腾云气,又落到土里。找是找不到的,能不能晓得那明珠大小模样,只能看老天爷的心情。

  宋半烟咽下嘴里糖渣,目光看向“曾昭燏”。这个名字在白薰华口中没有出现过,每次都是极为尊敬的“曾先生”、“曾院长”。

  便笺贴上附了一张黑白照片。

  罕见的,是张年轻人的照片。不必想也知道,白薰华应该费了些心思才找到。

  宋半烟看着照片里的曾昭燏。

  她也看着宋半烟。

  世家出身的落魄子孙,留学伦敦的青年才俊...透过微黄的照片,宋半烟只看出孩子气的骄傲,和理想化的干净。

  她也看着宋半烟,抿嘴嘴角,想是要说什么,却最终选择不说。那双眼里,明明白白写着——你知道的。

  我想说的,你都知道。

  “半烟。”

  白薰华喊了一声,宋半烟猛地回过神:“搞定了?”

  “今天从上海机场出发,直接带着签证材料前往二连浩特。网上联系的加急签证,必定都是关系户,所以最晚明天我们就可以赶往肯特山。”白薰华走到宋半烟身边,无视满地狼藉问,“有什么发现吗?”

  宋半烟指尖敲了敲“曾昭燏”,从这张便笺贴一路向后,将留下的字条一张张敲过,口中说道:“曾昭燏、紫金山防空洞、南京博物院、四川李庄...这里离金山村有一千里路...有点远。”

  宋半烟越说越小声,白薰华听出她话中意思,立即说:“我收集资料的时候,曾经找到一张,1941年川康古迹考察团考古学家在彭山寂照庵合影。当时中国考古界精英半数都在其中。”①

  宋半烟闻言一笑:“彭山离金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