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山海_作者:多吃快长(65)

2018-10-21 多吃快长

  老板眼睛一眯,觉得可能是个行里人,便说:“姑娘,你要入什么,还有东西匀给我?”

  古玩圈里习惯,同行之间买卖,“卖”叫“匀”,这是难得南北通用的切口。

  宋半烟走到老板面前,从口袋了掏出五枚银钱,一一排在平头案上。

  老板一看,光绪元宝、袁大头、孙小头、鹰洋、日本龙洋。

  银元量大,种类多,存世多。价格又不高,普通藏家也玩得起,所以一直是热门。

  银元收藏算是入门课,老板将五枚银元,拿起看了一眼,就对着宋半烟笑道:“袁大头三年5张,小头4张,鹰洋2张,光绪江南当十6张,龙洋4张。21张,我给你二千五,咱们交个朋友。”

  宋半烟笑道:“好。”

  司机靠着面包车,深吸一口,吐出一个烟圈。眼睛一瞥,见客人不远不近的站着。司机手一松,抬脚尖捻了捻。刚踩上去,他就开始心疼。

  宋半烟走过去,打开车门道:“走吧,去牧校。”

  到了地方,宋半烟给清车费。在路边小店买了个大书包,将万花锦盖罐放进去。到电瓶车租借店,还了车,将身份证和拐杖取走。

  宋半烟在路边招了一辆出租车:“去南站。”

  买了车票,宋半烟却没进站,而是从外面兜了一圈,见时间差不多,走进出站口。

  此时上一班旅客走的差不多,出站口空荡荡的,她显得格外扎眼,门卫见状立刻喊住她:“哎,你干什么?”

  宋半烟脚步不停:“我东西丢车上了。”

  还有十分钟开车,已经开始验票,大巴司机站在车边,见宋半烟手里拿着票不对劲,接过去一看,问道:“你这票怎么没验?”

  宋半烟指着验票口:“我不知道,我被挤过来的。”

  大巴司机仔细看了一眼,票肯定是没问题的...居然没验票?他低声骂道:“铁饭碗就是不怕摔,这些小妈妈哎。”

  为了躲安检,而让验票员背锅的宋半烟抓抓额头,身手敏捷的坐上大巴。

  汽车飞驰,三个小时之后,她已经身处上海。

  上海没有夜晚,只是阳光变成灯光而已。她璀璨生辉,不分昼夜。她风情万种,迷倒众生。

  宋半烟随意找了家酒店,开了一个单间。

  进房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万花锦盖罐取出来擦干净。她对古玩知之甚少,对着锦地夹彩花纹看了半天,只隐约想起似乎从清乾隆开始,流行这花里胡哨的画风。

  偏她对清史知之不详,只见罐底书四字款识——嘉庆年制,字体规整,无边框。想来是江南某处的民窑所出,也不知道值多少钱。

  盖罐圆圆滚滚,比足球小一圈。上面的蜡封已经被宋半烟刮掉大半。打开之后,里面满满的一罐银元。

  除了光绪元宝、袁大头、孙小头、鹰洋、日本龙洋。还有船洋、站洋,各朝通宝。最下面还一个红绒布包,里面是一方木盒和两个金戒指。

  宋半烟打开一盒,顿时脑中轰然一声。盒中盛了一枚宝石,色如琥珀,奇的是里面嵌着一枚古钱。

  宋半烟愣了许久,小心翼翼的将东西取出,在灯下翻来覆去看了一遍,低声喟叹一声:“...居然是枚母钱。”

  将宝物贴身收好,宋半烟心情愉悦的把银元擦拭干净,分门别类排成一摞一摞的。

  统计完毕,用纸一卷一卷包起来,重新放回盖罐里。背上包,买了份套餐,找到一家网咖。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宋半烟打开电脑,摊开笔记本。开始查找银元相关情况,发现除了一些珍品,银元价格很透明。溱潼那家古玩店的老板,并没有宰客,的确是存着交朋友的意思。

  宋半烟心道:礼尚往来,那两个金戒指就留给他吧。

  看着网上给出的收购价,宋半烟算了算:二百八十枚银元,我现在也算小有资产。

  顿时喜上眉梢,知道尤老头手里那份古籍,已经是囊中之物。她又在地图查找离自己最近的古玩市场。这一查才发现,上海古玩店多如牛毛。

  不但多如牛毛,还惊喜连连。

  作者有话要说:  ①尤氏兄弟:尤金城、金镳。

  ②清水墙:墙面不抹灰的墙叫清水墙,工艺要求较高。

  ③《漫谈泰州古代建筑》 黄炳煜

  ④ 蝴蝶瓦:蝴蝶瓦即小青瓦,横断面呈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