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音那日下山回来,便丢了魂儿似的。除了每日必需的杂事功课时间,几乎时刻跪在佛前,眉头深锁,心事重重。
后来又听其他徒儿提及,这清音好生奇怪,以前下山总要亲自绕道去曾医治的村民家中看上一看,见得他们痊愈才放心,可这次却好像对张家婶子家的这位姑娘特别不上心,只一次就再没亲自去瞧一瞧。可要说不上心吧,也说不通。但凡有师姐妹下山办事,清音总拖她们捎去各种药膏汤剂转交给张家婶子。药包上还附着纸,什么时候下药,火候如何,何时服用最好一一写得清清楚楚。最近几月,钻进书库的时间越来越久,身形日渐消瘦。
当时便猜她这徒儿怕是救了一位令她百般矛盾的人。今日在庵里见到的一幕,应证了自己的猜测。
念及师傅白日解围的恩德,惜音又深深一拜。
慧净师太微笑着扶起惜音,但见徒儿潸然泪下。
“当日清音随师父上山,远离尘世只求心中安宁。可如今……”惜音努力地夹住泪水,“清音不懂佛祖的安排,既已了断,何故又会再相见?”
看着清音迷茫的眼神,慧净师太没回答,等一只鸟扑腾着翅膀落在窗前枯枝上,缓缓抬手一指,“你遇见的都是你该遇见的。”
“可清音不想再见。”惜音急不可耐说道,仿佛说迟了,慧净师太就不会信她似的。她直视着师傅的眼睛,绷紧了下颌,挺直腰身,生恐话语的力量还不够表达她的心志坚定。
禅房一片寂静。窗外,滴滴答答,是向阳处化雪的声音;悉悉索索,房门外布料摩擦的声音。周身的感觉被无限放大,她隐约听到血管里血液奔腾的声响,独独听不到心跳声。她想起师傅问的最后一句话:“如果,她就是你的心呢?”
作者有话要说: 惜音岂是你想见就见,不想见就撵走的?
☆、相见不欢
前言:
表妹生气了。
正文:
玄妙庵的侧殿年久失修。恰逢现在太平年月,乡亲们凑齐了善款,这次总算可以好好修葺一番。
本欲动身离开的叶昭也为这事耽搁了下来。想着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不若尽些力。力气,反正她有的是。
惜音正在前院忙着招呼一帮手脚麻利的妇人到后院伙房里帮忙,正说着话就见山门中跨进一人,扛着根木梁呼哧呼哧风风火火直走过来,看左腿,比前些日子撞见的那次要更灵活些,行进间步子没有那明显的淤滞感,不仔细倒也看不太出来有受过伤。惜音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那疏通之药颇为有效,不枉费这几月自己遍寻典籍。
叶昭本来只注意着手上的活计,直到有识得她的妇人打了招呼,才抬眼注意到周围的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清音。
此时二人距离不过一丈开外,叶昭愕然,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到,还见得这么突然。进退两难,略显尴尬。
“咣”一声,叶昭把木料扔在一边,响声吓得周围人纷纷看过来。她就着胳膊蹭了蹭脸上的灰,欲上前,又把肩头胸前衣摆到处乱掸一通,才近清音前一拱手。
几个妇人驻足观望,一脸好奇。
惜音示意那些妇人先行,这才转过脸扫了叶昭一眼。虽然叶昭到底是相信认错了人,但要在熟悉之人面前扮作另一人,难免自觉心虚,因此不敢多看。
只那一下,惜音发觉叶昭面色倒是红润的很,也不知真是气色恢复的好还是干活累的。穿着乍暖还寒时节里显得不那么暖和的夹棉外套,鬓角微微有些湿润。
叶昭见她不拿正眼瞧人,也不计较,诚心诚意说道: “清音师傅,上次的事是我失礼,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净音师傅的救命之恩,我日后必会报答。”
趁着叶昭躬身施礼的工夫,惜音又盯着叶昭的胳膊腿脚四处打量一圈,上次太过慌张没来得及细看,这时近看,才发现她身形较之前几年清减不少,这几个月的修养也未令她再恢复以前的结实。
惜音暗自思忖,算算日子还不到半年,居然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干起这么重的粗活,简直胡闹。惜音琢磨着以现在的身份,怎么开口才不会显得贸贸然令人生疑。可那人维持躬身赔罪的姿势不动,显然是等自己的回话。
思及叶昭如此糟蹋身子,当初还不如让她躺在床上起不来才好,惜音脸色一冷,声音便沉了几分:“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