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没有对不起长安,是长安,是长安,长安喜欢公主,却不敢告诉公主,更不敢争取。”苏烈明白的,高阳公主对自己并不是没有半分情,否则那一次次的轻挑是为何,他明知公主从来不是那样放荡轻浮的人。
只是长安自己,从来不敢正视公主的心意,总是逃避,总是遵守着那心中的本分。
天淑领着苏烈进了闺阁,苏烈发现阁外素缟白绫,全部都是寒心的白色,而阁内却是朱罗红帐,青铜树灯上点着的全部都是红烛。
阁内的丫头还是那几个,她们将东西布置好放在矮桌上,又打一盆温热的水让他们二人洗了手,最后丫头将一块精致得与衣服上的红色玉差的丝绸盖在了天淑头上,侧了身礼就退下了,且将门带上了。
反差的红色,在看着桌上备着的东西,以及红烛。
苏烈明白了。
“最后,就让我在放纵一次,你不要劝我。”
天淑跪在桌前,苏烈哽咽着并没有说话,随着她跪下。
矮桌上有一碗热着的饭,两双木筷,天淑与苏烈分别拿起筷子夹了碗中的饭粒而食。
苏烈知道,大肃皇室有一半是鲜卑血统,所以大肃的统治方法与以往的不一样,服饰也有所改变。
但是天淑的母亲是汉人,天淑讨厌自己的父亲,所以从来只穿汉服,她更讨厌自己是天家的人,讨厌那一半的鲜卑血统。
这是汉朝的婚礼,同牢礼。
接着是合卺(jin三声)礼,桌上还放着一个切开的用一根红线拴着的葫芦,葫芦里盛着酒。因葫芦是苦的,盛的酒必是苦的,二人共饮完里面的酒象征同甘共苦。
天淑拿起一半盛酒的葫芦,苏烈看着,本想说什么,但是忍着也拿起了另外一半,喝下。
他想说,公主身子骨未曾好过,是从来都不饮酒的,这些可以省了。
喝完酒,接下来是解缨礼,苏烈拿起一支雕刻着龙凤的喜秤。
这一刻,是苏烈曾经无数次的幻想,又无数次的破灭,如今真真实实的摆在眼前。
却又无法真正的高兴起来。
空着握拳的左手一紧,苏烈将公主头上的红盖头掀起。
公主的容颜,是他从小看到大的,他脑海中,辽东一战离别一年来没有一刻是忘记过公主的模样的。
盖头掀开的一刻,苏烈的心如针扎一般猛的刺痛了一下。
高阳公主性子淡薄,孤傲,所以很少在人前流泪,长安只在秦王妃的陵墓前见过她哭,可是也没见过有一次是这般伤心的。
他极想拥她入怀,但是天淑并没有给他机会。
而是拿起一把精致的匕首,是长安走前送给公主的,那是天子御赐的玉匕首,辩机捡起来后送还。
最后是结发礼,二人割下一撮头发,用红丝带绑在一起。
“公主,其实不必如此,定方此去河西,若马革裹…”
天淑手中的红丝带与秀发落离,落至身下红裙上。
而她此时整个人已经贴在了苏烈身上,红唇覆上了苏烈的唇。
他的话还未尽,她不想给他说完的机会。
公主的唇,真的好软,舌中的味道,让苏烈沉醉,不自觉的环上了公主的腰。
一番唇齿相依后,天淑的眸子与他对视,“若定方平定吐蕃归来,定会十里红妆迎娶公主,若定方,回不来…还请公主另寻…”
天淑眸子巨变,瞬间让苏烈害怕起来,“君归,淑嫁,君未归,淑亦等,君若亡,必随之!”语气中带着杀伐。
苏烈知道,这是她认定了,才会有的语气,苏烈很明白。
但是,苏烈不想公主死…
“公主是长安的一切,也是长安活着的意义…”
“所以,你要好好的活着!”
苏烈没有办法给保证,但是他想说什么,被北院外一声马鸣打断。
“将军,天子有令,半月内必须赶到河西。”
苏烈本就是路过长安,入城只为看一眼公主是否安好,没想过停留在此。
不料让长安看到了公主的心意,是公主算好了长安今日路过长安城会来找自己吗。
亲兵是跟着苏烈的亲信,也是天子的线人,迟迟等不到将军出来,他只得入内找,得知在闺阁,于是又出府骑上马绕了一圈到北院墙外大喊着。
苏烈看着房中精心布置的一切,无奈的叹了一声,起身将明光甲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