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以及那些人,对于苏道是陌生的,极其陌生。
回程的路,苏道便要与这位公主一同坐马车了。
出了府,禁军围住下的马车冷冷冰冰,苏道马车旁等候。
先她上了马车,因为盖着红盖头,公主看不清四周,宫人们将手递给苏道,即使苏道不愿意,但是她知道这礼是该要的。
接过手的一瞬间,她能感受到,这便是一双弹琴的手,果然,天下第一琴师的名头不虚,苏道断琴那日便发誓,此生再不弹琴。
而生来喜乐的苏道,想亲耳听听这位琴师所奏。
传闻琴师不出阁,非天子诏请,旁人难能听到。
自己既挂名了这个驸马,那么听听总不为过吧。
伸手的瞬间,公主似乎有些抗拒,这让苏道放了心。
大概那晚大肃才女来找自己所说的是真的,那么自己的身份也可保下来。
马车下,苏道端坐着,郑玉华也端坐着,十分安静,没有只言片语,只有车轮碾压的声音,苏道闭着眼睛。
她曾无数次幻想过今日。
“原来,李淳风所说的驸马,竟为此!”
旁边的驸马道出这样一句话,公主不为所动,也听不明白。
苏道的声音很平常,梦涵莜搜集的秘药,可让他在近几年里声音沉厚一些。
如今的苏道只是苏道,与当年之人,判若两人。
后来的几十年里,大肃茶楼内坐了不少说书人,叙说大肃这一百年的风云。
“高宗年间的苏道,娶重臣之女为妻,其仕途虽不算青云直上却也是一帆风顺。”说书人喝了口茶又继而道,“苏道历经三朝,高宗,女帝以及中宗,女帝时拜相,中宗时遭贬死于任所,但后人寻之未果,便留下了迷,在世时其为今上的老师。”
说书人的话里谈论了大肃当时并称苏李之一苏道的一生,但是话里未曾提及驸马半字。
“那年的变故,将多少人的事情改了!”
两个女子坐在茶楼内喝茶,看着年岁不小,但因生的好看,也就显得比实际岁数年轻了些。
“先帝还好,今上却将之一笔消除,果是帝王家无情!”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有点迷,因为以唐为背景,时间轴也是定好的。
史书是人写的,也可以被篡改!
拒考。
第224章 一切皆缘
不知道这洛水的路走了多久, 总之苏道觉得这路太长了, 禁军铁甲声音下, 她被街道两旁的人注释着, 投来的目光所表露的神情各不一样。
大肃最注重礼,这皇室成亲自然而然更重, 三书六礼一样不少,天子赏了二十桌宴席, 群臣未敢不来。
这是郑州做的主, 还别有用意在里头。
苏道只授了地方官职, 没有入朝的机会,故而除了面圣见过的几个大臣外, 其他人他都不认识。
让苏道提起一点兴趣的是, 今日凌烟阁的功臣会来不少,还有那十八学士。
既是天子的诏书,大臣们来得及早, 贺礼自然是一分不落。
文官武将苏道一眼就看的出来,梦函悠曾搜集了画像, 苏道认得这几国公。
陈国公是与郑州一起的, 苏道心里记了小本, 朝堂的人,要挨个清理。
至于其他老臣,都是些迂腐之人,忠于大肃却看着大肃将亡而求自保。
这如何能说忠一字。
苏道借今日成亲的机会,又借自己的酒量, 与学士府相熟了,丞相府不用说,娄算她的老师。
上官仪对培养人才也饶有兴趣,正是用人之际这便一拍即合。
今天到场之人还有两个人,君主给苏道的信上写了。
能用则用之。
这句话让苏道明白,君主用人并非全信之,而这两个人苏道早就了解清楚了,无梦阁的信息里写的明明白白。
便是趋炎附势之人,郑州却称之为,识时务者!
“恭喜驸马呀,荣登榜首又取了新城公主,来日定是前程似锦!”
过来恭贺的人穿了青色的袍子,头发梳的整齐留了两撇小胡子。
苏道笑了笑回了礼,“还不知大人是?”
“下官李义府,蒙圣恩有幸参加驸马的大婚。”
苏道点了头,她当然认得这个人就是李义府,看这处事圆滑的样子之前被贬,不知因为什么又被升了官,被扔到了礼部去了。
君主还让她学着点,将来有大用,苏道只笑笑,她不需要学,求生,她比谁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