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合璧_作者:晓月千重(185)

  这个话,已经问到了第三遍了。

  经雅坐在那里,握着还未落下去的棋子,看了一眼卫祯,又去看大长公主,最后还是将视线挪回去了未尽的棋局上。

  这一局棋自己很有些赢面,得好好思量着下一步该怎么走才是。

  经雅这边一派云淡风轻,卫祯那里却是惊涛骇浪不止。

  就这一阵子下来,卫祯只觉得自己满手心都是冷汗,后背也是阴阴的发凉,无论吹到他身上去的风有多热,都再不能叫他感觉到那躁人的温度了。

  卫祯看着他面前的大长公主,只觉得心里一阵一阵的发慌。

  他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大长公主。

  也许从前的大长公主真的是待他太亲和了些,时间一长久,就叫他忘记了,他的这位姑姑,是大长公主,是天潢贵胄,是将来要坐上那个位子的人……

  如此想来,的确是他太过放肆了……

  卫祯紧紧地攥了下拳,然后就毫无犹豫地向着大长公主单膝跪了下去,低头道:“是外甥鲁莽了,今日外甥前来,未经通传就擅闯入府,实在不合规矩,还请姨母责罚。”

  大长公主听见卫祯说了这话,才收了眼中冷意,换上了合乎姨母这个更为亲切的身份的平和态度。

  她向前走去将卫祯扶起,捎带着些微笑意,道:“外甥在姨母这里,哪有什么错不错,责罚不责罚的事呢。就算是祯儿鲁莽,姨母也只觉得祯儿是率直坦荡,祯儿快起来吧。”

  卫祯就顺着大长公主的势站了起来,低头回道:“多谢姨母……”

  大长公主早就在等着卫祯过来了,且他以为卫祯会更早些过来的,没想到他竟能挨到这一日才过来,倒是比往时更加有了几分耐性。

  但这几分的耐性里,有多少是他母亲的功劳,还未可知。

  不过卫祯既然来了,大长公主便将早已就准备好要说的话说与了他听。

  “你是不是以为,姨母是故意将林善调去的庐陵?”

  卫祯低头回道:“外甥不敢……”

  大长公主就拍了下他的肩膀,道:“姨母的确是故意的。但姨母若是不将他外调,只怕他即便是留在京城,也会受人排挤。于朝廷之上,也是再难立足的。”

  卫祯闻言,实在有些不解:“姨母……”

  大长公主就给他解释道:“先前皇上和皇后,还有弋阳,带着一群人,来撞我的府门的事情,想必你也是知道的。”

  “这件事总要有个人来担责,他们挑来挑去,最后便挑了一个林子良出来。若是我宽待林善,他们只会认为是林善投靠了我。如此,你以为他们还会在信任他吗?”

  “若无信任,林善就会被孤立,即便是他仍有一个刑部尚书的名头在,也实难再办好事情。他办不好事情,到时一样要被贬谪,还倒不如现在就直接走了的好。”

  卫祯也不是笨人,听大长公主讲完了他便就明白了过来,只是他心里却还挂念着另外一件事情。

  “可是姨母,如今听夏远去了庐陵,往后的日子……我该如何是好?若母亲她催我,我实在是……”

  大长公主笑了下,很是真诚地给他提了一条建议,道:“她去了庐陵,难道你就非要守在京中吗?为何不去追她呢?”

  卫祯为难道:“可是我在禁军里的职务……”

  大长公主挑眉问道:“怎么,舍不得吗?”

  卫祯摇头,说:“不是舍不得,只是我若离开了京中,就不能再照应到姨母您了……”

  大长公主道:“放心吧,就是你去雍州也是照应得到我的。即便如今照应不到,将来也是照应得到的。”

  “京中的事情,我已经让人去联系了廖毅。至于你母亲那里,我也会帮你去说一说的。你若是当真舍不下林听夏,便就去雍州吧。”

  “那里离庐陵近得很,你若是想见她,隔个四五天就能见到一面的,比在京中还要方便的多。”

  卫祯听大长公主将他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考虑安排到了,先前刚来时心中烧着的怒火,此时自然已是消散不见了,且对大长公主更多了几分敬重和拥护之情。

  既已有了计划,卫祯便就忙着去执行了,只想着能早日离京去到雍州,去见到林听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