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云海间_作者:看长亭晚(118)

  她说着却自己走在前面,清平赶紧跟了上去,果然路是崎岖且高,她几乎是手脚并用才爬上去的,到了上面依然是什么都看不清,陈珺拉着她道:“小心脚下,慢些。”

  两人一路搀扶前行,走过一条小路,终于来到这个亭子,这亭柱都是黑色的,也看不清上面的牌匾,清平摸了摸石板和扶栏,都是灰,可见已经许久有人到这里来了。

  陈珺却背着她远眺,道:“再等等,等一会。”

  清平站在她身后,好奇的看去,但什么都没有看见。茫茫云海中一点清辉溢出,随之而来的是一轮圆月,缓缓从云海中升起。月华如练,清辉洒满云海,霎那间周围一点点亮起来,群山巍峨,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一阵山风吹过,清平转身向四周看去,她们此时正处在群山之巅,云霞明灭,众山拱卫,长空浩荡,不见繁星。只余一轮明月在天际高悬,一条银龙在月色下奔腾前行,以不可抵挡之势在群山中劈开一条道路,消失在云海之中。

  陈珺淡淡道:“此亭名为‘临渊’,建于开晟年间,为当朝内阁大学士樊成林所建,你且看来路。”

  清平抬眼看去,原来她们刚刚走过的地方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两侧无护栏,下面就是翻腾的云海,这种路若是在白日让人走,恐怕还未踏上就已经吓的腿软了。

  “后来樊学士受奸臣陷害,落于狱中,她留下绝笔一封,道:‘我辈临渊而行,心无所惧,生死为之度外,前路虽崎岖难访,若苦求之,亦有一线明光。’”

  前人已逝,只余此亭,清平心中微微有些伤感。但明月依旧,万古长存,无言注视众生命途,兴亡变迁。她不知道为何,那伤感最后尽数化于这云海之中,万倾银纱笼罩人间,她也好像置身于这渺茫的月色中,往日悲欢悉付与涛涛江水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陈珺:为毛这么激动?一想起朕要是不在你身边你分分钟就得被搞死,爸爸的心就非常非常的痛,养大你不容易,你特么知不知道啊?

  清平:.......

  陈珺:(挥挥手)这个死作者写的这么慢,拖下去斩了算了。

  作者被捂住嘴巴拖下去,伸出尔康手求救。

  陈珺:还是多浇水吧,恩恩,多施肥浇水。

  第46章 尘缘

  山风停了下来, 不何时起, 白色雾气弥漫开来, 这雾气轻且薄, 逐渐包围山顶。而她们向远处看去,那轮圆月已经爬至天穹正中, 随着雾气覆盖视野,月色也变的清幽冷寂, 不复刚才明净之感。

  陈珺忽然道:“要变了。”

  圆月外围一圈泛起一丝红光, 从外慢慢蚕食, 直到整轮月亮被蒙上一层血色,雾气散去, 那红色的月光照着山峰云海, 转眼间就变成了如同地狱般的景象。

  清平忽然想到这亭名的由来,临渊二字,恐怕还别有深意。

  在翻腾的血海间, 耸立的群山仿佛是传闻中地狱的刑台,四下望去, 皆一片不详的血色。清平感觉之前在书里看的形容还是非常委婉的, 亲临此地, 面对此景,呼吸不由加快了几分。

  就在此时她觉得手被人握住,陈珺背对着她远眺云海,她没有转身,只是伸出手准确的握住她的, 道:“很快就过去了,别怕。”

  清平心中并不觉得害怕,但山风偏冷,她手便有些凉意。但现在却被另一只手上的温度捂暖了些许,那手中微微有些薄茧,热度顺着手掌一路延伸到心脏,驱散了寒意。清平看着她的背影,倘若自己真是个孩童,得了这般无微不至的照料,怕是早感激不已,自是要将这份恩情舍身来报,肝脑涂地。

  她静静的看着陈珺,眼中流露出不属于孩童的冷静自持,与平日懵懂的样子大相庭径。这份恩情虽重,她虽势薄力微,但终有还清的一日。

  血月降世的奇景也没持续多久,山间的风陡然快了起来,呼啸着吹散雾气,月光亦渐复原样。陈珺拉着她的手一直没放,两人心中各有思量,回到平地,刘甄与天璇早已等候在此,陈珺松开清平的手,对刘甄道:“腿脚可好些了?”

  刘甄活动了一下,道:“已经好多了,多走动走动也好的快些,小姐不必担心。”

  陈珺嗯了一声,四人下山,回到明觉庙,一守门童子开门迎客,道:“诸位善人,厢房已经备好,供各位歇息,请随我来。”

  众人便随她去了房间,各自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