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云海间_作者:看长亭晚(159)

  她这话说的十分妥帖,好像是在提点清平一般,清平恭敬道:“多谢大人赐教,下官一定尽力而为,不让大人失望。”

  .

  清平第一天上任就是在官学中巡察,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罢了,能来到长安官学的,都是通过了层层选拔考察后的学子们,从外貌到礼仪挑不出一点错来。只是她来的太巧,这天正是掌院训学,众学子都在堂下恭敬而坐,聆听长者教导。

  身为执事祭酒也要随官学各大人们一起出席听讲,清平跟随一众教授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掌院大人所说的无非就是那么几点,很是古板无趣,总结起来就是好好读书安心备考,不要惹是生非。

  待到扁铃声悠然响起,掌院大人才结束了训学演讲,众学子起立行礼,然后各自离去。清平走到学堂外,忽然被一个学生拦了下来。

  那人一身襦袍,头戴蓝巾,躬身行礼道:“贺州吴盈,见过大人。”

  这个名字惊的清平心里一跳,心声如擂鼓,同名同姓的人也不是没有,何必要这么惊慌?她狠狠的咬住舌尖,半响才道:“你无故拦住本官,是为何事?”

  女子抬起头来,面容与那个昔日阴郁不乐的好友有些相似,赫然是吴盈,她紧紧注视着清平,道:“冒昧叨扰,只是大人与我一位好友生的有些相似,便想问问大人,可认识余珺此人?”

  丽泽书堂就仿佛是一个朦胧的梦境,少年时无忧无虑的日子像是镜花水月,她们隔着平和宁静的往事,于冥冥中因果的指引下,终于再度相见。

  清平低头假装沉思,不敢看她的眼睛,真是千算万算都不会算到今天,倘若这是因果循环,那她究竟是造了什么孽。对于吴盈,清平心中始终是有一份愧疚的,她不去理会这人眼中的希翼,淡淡道:“不识得。”

  说完她就要走,吴盈却在她背后道:“大人真的不识得吗?”

  清平深吸一口气,感觉头疼的厉害,但吴盈却十分执着,仿佛一定要知道个彻底,她只好道:“本官是庚丙年的进士,你那位好友想必是与你一般年纪吧?可惜我从未去过贺州,家中也无姐妹......你怕是认出人了。”

  这话一出她心中苦笑,甚至不知道该去怨谁,她当初选择的路已经走到一半,是万万不能.......回头的。

  往事如烟,既然如烟,那便任它消散,于人于己,这都是最好的结局了。

  吴盈站在原地看她远走的背影,眼中浮现出尖锐的怨憎,她时常记得乐安城中曲折的巷子,以及那位失散多年音信全无的同窗好友。她总记得她们在一起读书的日子,那些零碎的,充满夏日气息的片段,最后被裹着寒风的树叶一同带走。

  她也曾无数次将他人认错是她,但是,当这人站在她面前时,她又怎么能认错呢?

  自然是错不了的,吴盈勉强压制住追上去的想法,捏紧的手慢慢松开,手心按满了深刻的指痕,刚刚两人讲话时她竟不觉得疼,现在才感觉到痛意漫延开来。

  但这痛怎抵得过日日夜夜,她荒芜心田生出的,如野草般绵延不绝的的恨意呢。

  .

  如果和一个人第一次遇见叫偶然,第二次遇见叫巧遇,那么第三四五六七八九......清平拿着名册觉得自己都要疯了,说吴盈不是故意的她都不信。

  吴盈十分恭敬道:“学生有一事不明,要向祭酒大人请教。”

  清平慢慢合上手上的书,幽幽注视着她,这个问句她近日已经听了不下十次了,可以说耳朵都要被磨出老茧来了,她点点头,道:“说罢,又是什么事。”

  吴盈笑的十分好看,但清平却觉得她的眼睛始终是一团冷意,半点笑也无。吴盈道:“今日读到史记中——”

  清平打断她:“经史有疑,自去向教导你的诸位教授请教。”

  吴盈笑容不变,还要接着说,此时清平手下文书官匆匆进门,道:“李大人,信王殿下行辕已至,掌院大人唤您前去迎驾。”

  真是来的太妙了!清平从来没有这么期盼过楚晙来,她笑着对吴盈道:“你先下去罢,本官要去迎驾了。”

  她没理会吴盈,跟着文书官来到目的地,此时聚集了许多官员,看架势不仅仅是一次视察,而是要开始为科试做准备了。

  清平刚刚走过去,就听见掌院大人道:“......礼部张大人已经将此事告知臣了,臣已拟好章程,请殿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