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是低调做人,但也防不住有心人的火眼金睛,长史何舟房意味深长道:“李典谕也是个享福之人呐,不像我们,啧啧。”
对于这种人你越是搭理她,她越是蹦跶的厉害,清平继续微笑道:“福气都是殿下给的,只要咱们一心为殿下做事,自然是能享福的,您说是不?”你自己做不好事不得上司宠信还怪我?
在何舟房被气的半死前清平及时向这位长史大人告退,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书房,楚晙坐在桌子前看着一封文书,眉头皱起,听见有人进来头也不抬道:“倒杯茶来。”
清平乖乖的去倒茶,用木盘拖着端来,楚晙接过茶杯,这才注意到是她,失笑道:“你不是去长史司有事么,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清平道:“长史大人披肝沥胆,所做之事皆不需旁人插手的,我这种闲人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楚晙放下文书瞥了她一眼,笑骂道:“就你滑头,过来把这些都拿走。”
她书房中没有下人,是以清平有时候还要充当半个劳动力,搬搬书扫扫书架什么的。她把楚晙桌上的一叠蓝册搬进里面的桌子上,一本一本翻开再核对一遍。
楚晙手摸了摸茶壶,发现那水是温的,她微微一笑,刚才看文书的几分烦躁此时都烟消云散了。
.
事情一多忙起来就没完没了,清平连载王府上住了半个月以后就自暴自弃了,反正都是给楚晙打工,她府上空房那么多,住一下又能怎样。那夜窗外月明如昼,已在中天不知多久,清平放下手中毛笔,揉了揉手腕,刘甄端了汤进来,放了一碗在楚晙桌上,道:“殿下,刚熬的,请用些吧。”
又端了一碗在清平桌上,揶揄道:“李典谕,你也用些吧,今晚怕是又不能回去了?”
清平知道她要开始打趣自己了,恨恨的看了她一眼,端起汤一饮而尽,轻咳道:“多谢刘总管了,等这几月公务忙完了,我肯定能按时回家的。”
刘甄收了空碗,高深莫测的笑了笑道:“何苦这么麻烦呢?你若是住进来了,殿下也是乐意的,旁人又有几个敢说闲话?”
清平无语的望向楚晙,她此时正向这边看呢,手中端着碗,还冲自己眨了眨眼睛。
显然是一副非常乐意的样子呢。
清平脸上微微发热,明明是深秋了,居然还会觉得热。
她把头埋进高高叠起的文书中,心不在焉的看了一会,又偷偷从缝隙中去看楚晙。
仿佛有心灵感应般,她视线刚刚转过去,楚晙也看了过来,像是早就料到般,嘴角翘起,又对她眨了眨眼睛。
清平慌乱收回视线,将文书盖在自己发烫的脸上,刘甄大惊小怪道:“这是怎么了李典谕,这汤虽然补,但也不至于喝下去就见效了吧?”
清平艰难的从桌上爬起,努力不去看那主仆两人玩味的视线,一本正经的看着手里的文书,刘甄适当的说笑了几句就走了,清平松了一口气,总算能安安静静的把手上这些事情处理完了。
书房里只听见烛火燃烧的哔剥声,忽然楚晙道:“刘甄只是说笑,你不用放在心上。”
清平啊了一声,不明白她怎么说起这个:“她也是一片好意。”
楚晙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来把笔挂好:“这么说来,你算是接受了这份好意?”
清平没说话,感觉她话里到处都是陷阱,如果自己说不接受,岂不是就是印证了她之前说的对这事上心了吗?要体现自己没放心上,就应该搬进来住。好像是个无解题,不管怎么回答都不行,她想了想道:“属下是怕其他人对此不满,若说要搬进王府久住,那也应该是何长史,属下不敢逾越。”
楚晙开了门,窗外月色洒进来,她看了眼清平道:“那也要看我乐意不乐意。”又道:“出来,去歇息吧。”
两人走在落满月光的长廊中,清平跟在她身后,明显感觉她似乎有些不悦。等走到休息的房间门前,清平就要告辞,楚晙道:“留在这里很难么?”
清平张了张嘴,没想到她还在纠结这个问题,谨慎道:“殿下,这不符礼仪吧。”
楚晙沐浴在月光下,坠在肩上的玉珠发出柔和的光芒,她落寞道:“不说礼仪上下之属,若是说朋友,平辈相交,你可愿意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