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赵凌平看着案上的折子有些失神,这一摞明黄缎面的折子是内阁才能用的东西,其内容也不言而喻,阁臣们当真放下了身段,低调地递上了销假的折子,言辞恳切地请求回到朝堂,为之效力。
到底批不批?赵尚书苦思冥想,连头发都要掉光了。
批,岂不是违背了陛下;不批,又是与内阁作对,眼下内阁回归是板上钉钉的事,而陛下却不知道要何时才能转醒,这些日子她已经听到有臣子私下议论立太女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她的心猛然一跳,皇帝只有一个女儿,连周岁都未满,真的能被立为太女吗?而臣强主弱,这不是……朝乱的征兆么?
她竟不敢去深想。皇帝正值年富力强,究竟是为何病倒的,什么病能让太医院都束手无策,她还会醒来么?赵凌平手按在那些折子上,思索良久,终是召来得力的下属官员吩咐道:“将这些折子,发还罢。”
“大人?这……”
赵凌平靠在椅子上低声道:“耽搁些时间不要紧,去发还就是。”
“可这是内阁的折子,若是让阁老们知道了,大人您要如何是好?”
赵凌平想了会,脱下官帽放在桌上道:“那就等着看罢,大不了不做官了,回家种田!”
.
邵洺翌日离去,留下了一封婚书与一只沉重无比的箱子。
清平打开箱子,里面铺满红珊瑚海螺珍珠,中间放着一架用海柳拼接的船。这船做工精巧,像是把大船缩小了数十倍,连桅杆与船上的绳索都历历可见。且每一个零件都可以取下,足见用心。
清平对这船颇感兴趣,但不敢随意拆卸,怕拆了就装不回去了。她身边的随从皆是内陆人,都不曾见过海,更别提海上的商船了,只有署官笑容满面地道:“大人不知,邵家早年便是由造船发家。这船模做的如此细致,必然是出自邵家工匠之手。何况金海柳难寻,”她眼中流露出艳羡来,“这可真是件实打实的宝贝。”
清平笑了笑没有说话。
也不知邵洺在搞什么名堂,潘秀蔚都知道她要与邵家结亲,还特地派人来道贺,言语间暗讽她攀权附贵。闽州邵家的名声太过响亮,谁不知道邵家四子执掌镇海阁多年,娶了他就是娶了个金库。以至于今嬛行辕方到郡城时,竟然也听了一耳朵传言,待入了行馆后也向她道贺。
清平便将这船拿出来交给她看,今嬛身为工部侍中,对奇技淫巧一类最为感兴趣,接过东西就一头钻进屋里,过了一天一夜才出来,她抱着这船与清平叹道:“邵家不愧是造船世家,连个船模都做的这般仔细。不过这船模似乎有些奇怪。”
清平听罢不动声色地问道:“请教今大人,哪里有什么奇怪之处?”
今嬛蓦然想起这是她与邵家结亲的信物,当下有些犹豫,但沉吟片刻后还是如实说道:“我拆开后发现,依照这船的构造,恐怕在海上行不出一日便要沉了。”
她见清平神色微妙,忙补救道:“自然,也许是我知之甚少,不精于此,见识浅陋,李大人不必放在心上。毕竟东西是死物,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清平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无妨,只是还请大人保密,权当不曾见过这船就是。”
今嬛虽不解其意,自是应了,又与她说起沿路见闻:“……田地遭淹,似乎有人在借着机会大肆买田,也不知辰州州牧是否知晓。黔南郡尤为甚之,遭灾的县都开始在卖田了,这么大的阵仗,为何州府不曾上报朝廷?”
清平垂目道:“只怕是朝中出了什么变故,所以才难以顾及辰州。”
今嬛奇道:“朝中能出什么变故?”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
第180章 惊寒
屋外下着小雨, 天色阴沉, 议事堂中灯火通明, 主座上坐着一位形容削瘦的红袍老人, 她虽着官袍却未戴官帽,袍上的仙鹤纹饰将她的身份呼之欲出, 她座下摆着两排木色光亮的梨花椅。
玉珠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官员们鱼贯而入, 依照品级排序, 向她行礼道:“拜见州牧大人。”
梁濮抬手道:“不必多礼, 召诸位前来,不过是有些事情要与诸位一道商议。”
她从右侧的抽屉中取出一本文书, 道:“朝中传来消息, 陛下已经将内阁给罢了,命六部尚书共议朝事。内阁因何被罢,传言说, 陛下已经拿到了贺州的那本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