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动作一顿,重复道:“谢家?”
李宴道:“不错,正是谢家。”她从袖中取出卷卷轴,“这是陛下圣谕,请大人不要误会,陛下派我来的确是为了保护大人。”
清平瞥了眼那卷轴,心道什么保护,监视还差不多。她道:“既然如此,之前入贺州时我暂离行辕,为何大人不曾及时上报?”
李宴唇角微扬:“我虽出身李家,但李家早已退出八荒,一直无缘得见八荒为何物。承蒙陛下拔擢,入紫金台为暗察使,又入云州。其实早年的时候,我与大人在广元府衙有幸见过数面,亦对孙郡长所推行的新法有所耳闻。大人虽言行多异,但我私心认为大人并非是那等受八荒掌控之人。果不其然,辰州之行,原侍中查明真相,大人嫌疑尽去,可喜可贺。”
清平自然明白,其实原随最开始也是对她有所怀疑的,帮她脱离行辕的提前赶往昭邺,本身就是一种试探。若是她真与八荒有什么勾连,这一路前去,必然要有什么联络之举,还可顺藤摸瓜抓到更多。但被人怀疑,以一个嫌疑者的身份被引入一个个圈套里,着实让人有些不好受。
但到底清平也借着原随的手查明了金帐一事,她本身也是存了故意的心思,把原随引上了这条路。如今原随对她多有回护,甚至帮她扣住了暗卫的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人人都各怀心思,人人都各有所求。
但她比任何人都想知道,互市开放,新法推行,云州之战,安平郡沦陷,吴盈之死,是否与金帐、八荒难脱干系。
过往的人生,到底被谁人既定,又是谁在幕后操纵着一切,因何而起,又将因何而往。如今她即将亲手揭开最后一层面纱,触及最后的真相。
为此她倾尽所有,在所不惜。
第188章 命途
闲话已毕, 李宴仍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好像还想说些什么。
清平懒得再与她虚与委蛇, 略一欠身, 道:“既是如此,就不耽误大人的事情了, 我先行告辞了。”
李宴见她就要走,不由有些诧异:“大人不再问些什么了吗?”
清平看了她一眼, 感觉有些想笑。李宴方才的话真真假假, 不能尽信, 难道还要留在这里继续听她胡编乱造么?若是平日清平尚能有些耐性听她胡扯,仔细辨别一番真伪。但现在清平只觉得十分不耐, 并不愿再多言, 敷衍笑道:“有些事知道和不知道也无甚干系,何必劳烦大人费心解释。”
说罢她衣袖一甩,险些挥到李宴脸上, 而后利落之极地转身离去。
李宴哪里听不出她话中的指责,一时答不上话来, 只能惊愕地看着她的背影, 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她想起在礼部时这人对自己的照拂关怀绝非作伪, 突然有些惶惶不安,仔细回想,觉得刚才好像说错了什么话,但又不知究竟错在哪里。
.
清平出了房才觉得心中的郁气消散了些许,只是心绪略有起伏。或许对李宴而言, 先前的伪装都不过是为了查案,怀柔示弱也只是试探的表象。两人相处的种种令清平一度想起在安平郡府衙时的光景,孙从善是如何待她的,她便如何待李宴,现下想来,自作多情不谈,着实有些难堪。
她仰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缓而又缓地吐了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不快吐出,但丝毫没有减轻心中的压迫感,反而惹得万般思绪萦绕于心间。
此生不过是从上天手中偷借的数载光阴,在颠沛流离的命途里,所谓的故乡已成他乡,而他乡也渐行渐远,终难复返。明明已到了拨云见日的时候,她却无端生出心灰意冷来。
其实她本不必去想,去在意,或许反倒能轻松快意许多,偏偏她思虑总是百转千回,每每谈及放下也只是徒然安慰,到底人心非木石,做不到无动于衷,做不到漠然绝情。
听到院外传来的人声,清平勉强打起精神出了院门,今嬛果然已到,正与原随说着话。侍卫们见了她纷纷行礼,今嬛亦瞧了过来,道:“李大人来了,咱们便动身罢?”
原随瞥了眼被侍卫看管起来的赵元,有些警告的意思。赵元换了身新行头,在她的视线里缩了缩肩膀,干巴巴地赔笑。
原随拱手道:“雨天道路湿滑,两位大人一路小心。”
清平与今嬛先后与她行礼告别,各自上了马,由一名身手矫健的年轻女卫打头领路,阴沉天色下,群山隐在朦胧云雾中,一队人向着青庐山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