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繁华烟云_作者:书自清(102)

2018-09-17 书自清

  “主公,您的马实在是太好了,我们这么掩饰,依然还是被守城的官兵看上了,幸亏我编了个理由,才能出来,不然那官兵非要买下它才肯让我走呢。”刘立心有余悸地说道。

  “是吗?哎呀,龙驰太好也是个麻烦呢。”

  断延五人接过自己的马匹,装上马鞍,放好行李,一起翻身上马,断延最后向一直陪同他的常伟明一抱拳,说道:

  “常大哥,大恩不言谢,我就在这里告辞了,后会有期。”

  侯安都、沈庆之、静儿和淳绱都一起抱拳,说道:“后会有期。”

  “主公,一路走好。我老常还等着与主公相见的那一天。”

  “好!再会!”断延一声断喝,拉转马头,率先向远方奔去。其余四人一一告别,断延五人终于离开了宣城。

  常伟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心中早已翻起滔天巨浪,一股热血在胸腔之内燃烧,让他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一旁的刘立看着断延众人离开的背影,眼中有着激动的神色,不禁说道:

  “不知道这位年轻的主公究竟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呢……”

  “那一定多到你合不拢嘴。”常伟明喃喃地说道。

  断延等人不耽误时间,走旱路一路南下,准确地说是向东南面的会稽城赶去。

  会稽城是南朝最著名的城镇之一,具有非凡的历史地位。上古时期,夏禹大会诸侯于此,成立大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会稽从此名震大陆,成为千古文明的象征。前人有诗云:“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道尽会稽的千古风流。

  会稽得名于一座山,此山同样名曰“会稽”。会稽山地处会稽南部,会稽山山脉东西约100多公里,主峰高700米,乃是南朝最秀丽的山脉之一,也是九大名山之首。会稽山中有一名湖,名曰:“鉴”,取自明镜鉴人之意,可见此湖风光之美。如果说会稽山是会稽的父亲山,那么鉴湖就是会稽的母亲湖。会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古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誊。

  会稽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神话,说是上古神帝夏禹就葬在此处,在会稽大山之中,有着夏禹丰厚的宝藏,但是却无人能够发掘。有古书为证:‘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山。”

  而现在的断延五人正从宣城出发,前往这座千古名城,这一路上,究竟会发生怎样稀奇古怪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有话要说:从昨天开始就登不上JJ,抽的厉害啊,今天好不容易才登上的,一章先报到,O(∩_∩)O哈哈~

  ☆、第五十三章 会稽(上)

  “少爷,会稽是个怎样的地方啊?”路上,静儿骑在马上好奇地问道。

  “侯安都,你知道吗?”断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皮球踢给了侯安都。她早就看出来侯安都对静儿有意思,可是这家伙老是不得要领,静儿这丫头又迟钝,于是给了侯安都一个表现的机会。侯安都看见自家主公的眼神示意,哪能不清楚,急忙道:

  “会稽可是千古名城,相传上古时期,人类刚刚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会稽就是最大的农业城市了。”

  “是吗?”

  “可不是嘛,”一旁不识相的沈庆之插嘴了,“我祖籍就是会稽,不过那都是祖父那会儿的事了。”

  “哦~”断延来了兴趣,说道:“没想到庆之的老家就在会稽啊。”

  “是啊,我也一直都想来会稽看看,可是我父母早逝,小时候就参军了,没有机会了。那时候,我和弟弟两个人在军营里,曾端着酒坛,对着天上的月亮发誓,有一天一定要功成身退,回我们老家看看,那时候衣锦还乡,该有多风光啊。可是……”他有些说不下去了,眼里流出了思念的情感。

  沈庆之虽然为人火爆,但是心思却并不粗豪,反而很细腻,他经历大难,与弟弟分离,又受牢狱之苦,现在的他比以前显得更加的沉稳了。只是他曾发誓与弟弟一起衣锦还乡,现在却是他一个人以这种见不得人的身份来到老家,心里定是很不好受。断延见他如此,心中难过,不由问道:

  “庆之,你可相信我?”

  “主公乃神人也,庆之对主公绝对的相信。”沈庆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