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繁华烟云_作者:书自清(108)

2018-09-17 书自清

  “莫急莫急,”听了淳绱的话,他再一次慢条斯理地开口,“别人不能确定,我檀道济还不能确定吗?我来到会稽后仔细观察过会稽山的地形。何为风水,是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亡,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会稽山正是如此,此山仙气十足,更有众多珍禽异兽,乃是有着龙脉温孕其中。龙脉之说,曰:平洋只以水为龙,水绕便是龙身泊,故凡寻龙,须看水来回绕处求之。这里有着鉴湖,又有钱塘江绕城,水韵十足;又曰: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这会稽山东西连绵,正是卧龙之姿,又是千百年来繁荣之地,正所谓: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也全是龙脉之为。因此我可以肯定,就算这里葬的不是禹皇这样的大帝,也绝对有着墓穴宝藏,毕竟这里乃是绝佳的墓穴之所啊。”

  听了檀道济这一番话,众人迷迷糊糊,只觉得这檀道济真乃神人也,居然能把风水地理研究地这么透彻,三下两下就能看出问题所在。断延是学考古的,自然学过如何去寻找陵墓,也学过风水地理,但是听了檀道济一席话,真是觉得自己大学四年白学了,有胜读十年书之感。只是这样还不够,淳绱又开口了:

  “不愧是檀先生,果然是学富五车。不过,千百年来,研究风水之人可不止你一个,很多人也必定能看出这里的特别,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获得这山中宝藏呢?”

  “这问题问得好,这也就只有两个答案。一个就是没人能找到墓穴入口,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已经找到了。”

  “什么?!你找到了!”沈庆之大叫道。

  “不错,就在这探月峰的四分之三的山腰处。”他又一次指了指地图上的探月峰。众人的眼光随着他的手定在了地图上,倒是静儿不依不饶,问道:

  “那第二个答案呢?”

  “那就是,”他又一次撸了撸胡须,幽幽说道:“进去的人没有一个出来。”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全都默不作声了。良久,侯安都道:

  “既如此,我们当真还要去取这宝藏吗?”

  “此言差矣,我并非执意让你们去取宝藏,而是这宝藏本该是你们的。”他说道。

  “这话怎么说?”淳绱又一次开口道。

  “宇文小姐,你与少主乃是龙凤传人,这宝藏之中,就有着上古禹皇传下来的龙凤传物,所以我才说,这宝藏本就是你们的。你们并非常人,我相信就算这宝藏中有危险,也一定不会对你们造成威胁。”他不慌不忙地说道。

  “你为何对着禹皇宝藏如此了解?”淳绱不得不对这个人产生了怀疑,也难怪,其余众人其实也有着相同的疑问。

  “你们是否知道鲜卑檀氏一族?”檀道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突然抛出一个问题。

  “知道,不过,这个古老的宗族早在几十年前就销声匿迹了。”出人意料的是,沈庆之第一个回答了这个问题。

  “没错,因为,这个家族已经不复存在了,我是唯一存活的人。”檀道济说到这里,眼里黯淡了许多。众人听后不由得大惊,没想到檀道济居然是檀家最后的传人。静儿疑惑地问道:“檀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家族啊?”

  “檀家极为擅长风水地理的勘测,还有天相星云的观察,对于中土的五行八卦也有很深的研究,传承上百年,乃是曾经的鲜卑望族,代代家主都是鲜卑国师。”淳绱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错,宇文姑娘回答的正是我要说的,但是宇文小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檀氏一族乃是盗墓起家。”

  “什么!盗墓?!”侯安都大喊出声。众人的眼光变得很怪异,盗墓这个缺德的职业对于祖宗之法看得极为重要的中土之人来说,是根本抬不上水面的,只会被人鄙视。

  “你们不必这样看着我,我檀氏一族虽是盗墓起家,但是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经金盆洗手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洗清了自己身上的罪孽,相反的,我们的家族从那时开始,就比任何人都要尊重死者。我所知道的一切,乃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叫做《墓志》的古籍当中记载的,这《墓志》当中,记载了中原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珍奇古墓的资料,当中自然不会缺少对这会稽山的记载。或许是因为祖上所做的阴损之事太多,才会致使檀氏一族越来越弱,最后灭亡,只剩我一人。”他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