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还没等静儿开口说下一句话,就听到后面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怎么回事啊?吵吵嚷嚷的。”
面前出现一个白胡子老头,胡须垂挂在胸前,面像精神和蔼,长长的眉毛也挂了下来,看起来极为福气。静儿惊讶地长大了嘴巴,然后喃喃地说出口来:
“慕容爷爷!是慕容爷爷吗?”
白胡子老头眉毛一挑,仔细定睛一看,这不正是当初那个叫做静儿的小丫头嘛,一直跟在自己徒孙的身旁的小丫头。
“呵呵,原来是故人啊。”慕容非呵呵大笑,抚着胡须说道。
“慕容爷爷,静儿好想您呢。”静儿立刻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上前挽住慕容非的胳膊。而那个脾气不大好的年轻人则是一脸惊讶地看着静儿,又看看慕容非,最后说道:
“你们是侯安都和杨静?那么,杨断延在何处?”他似乎十分着急,惶急地问道。
“你这人真是奇怪,为何认识我们,又为何问起我家少爷?”静儿有些不满地说道。
“这也不能怪他,还是告诉他吧,他一直很想找到她。”慕容非说道,“你大约是不记得他的,他就是当初你们前去西陲,途经司州时遇见的那一群难民中的一员,后来被断延那孩子任命为首领,带领难民前去避难的那个蒋勇。”
“哦,原来是蒋兄弟啊,我可是记得你的,你是否还记得我?”侯安都笑道。
“你是?”蒋勇有些疑惑。
“我就是当初和你一起搭帐篷的侯安都啊。”
“原来是你,可是这才两年,你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蒋勇惊讶道。
“嘿嘿,发生了不少事。”侯安都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么,杨大哥在哪里?”蒋勇还是着急地问道。
“怎么,有人找我?”侯安都身后走来两个身穿粗布麻衣的人,都头戴斗笠,看不清样貌,只是那清朗的声音除了断延还会有谁?侯安都连忙侧身抱拳行礼,轻轻唤了声:“主公。”
蒋勇立刻大喜,在这大街中央就要下拜下去,断延连忙扶住他,说道:“蒋兄弟,这里不好说话,我们换个地方吧。”随即看向慕容非,微微弯腰行礼,说道:“师祖,不肖徒孙拜见,请师祖移驾别处,好再叙。”
“好,好。”慕容非喃喃道,“大家跟我来吧。”
众人随着慕容非和蒋勇来到一座破落院户,掩上柴门,众人积聚在前厅之中。虽是多时未见,众人却沉默了下来,因为慕容老先生虽然与众人重逢甚是欣喜,但是面上表情却不是太好,一时之间,故人重见的喜悦被冲淡了。而此时断延和淳绱取下自己的斗笠和面具,断延面上满是愧疚和痛苦的表情,缓缓向慕容非跪了下去,说道:
“师祖,断延不肖,父母惨死敌手,我却独活于人世间,断延该死。”
“快起来,我可怜的孩子。”慕容非连忙扶起断延,说道:“这些事又如何能怪你?我早早就说过,一切都由天意,可以能人所不能,却不能能天所不能,难道不是吗?孩子…”他说这话时,依然明亮的双眼中出现了亮晶晶的液体。
看着断延母亲长大的慕容非,此时又如何能接受自己的隔代弟子就这样没了,还有那个倔强的孙婿,也就这样没有了。虽然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老人依然觉得极为的心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此时的慕容非便能一一品尝。
“我曾去帮云儿收尸,让她入土为安,否则,她又如何能在北朝军手中保全。我不知道元尚的墓在哪里,只是将她葬在了军望山上,希望她能够有一天看到建康重回我们手中。”老人叹息道。
“师祖,父亲的墓也在军望山上,他们同葬一地,可以没有遗憾了。”断延说道,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好好,这就好。孩子,这两年你是怎么过来的,真是苦了你了。”老人热泪盈眶说道。断延胡乱抹了把眼泪,开始缓缓将这两年的事娓娓道来。老人和蒋勇都认真地听着,直到听完禹皇宝藏之秘,两人终于长舒一口气,显然也是被这冗长的故事所感。此时,蒋勇突然站了起来,跪在断延面前说道:
“杨大哥,不,主公,蒋勇其实从两年前就希望能追随主公,蒋勇之力虽不如各位哥哥姐姐,但是依然希望能助主公一臂之力,尽自己的力量,万望主公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