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181)

2018-09-17 书自清

  张若菡推开她,沈绥有些惶急,却听张若菡低声嗔了她一句:“呆子。”随即揽住她脖颈,踮起脚尖。于是沈绥再次尝到了那冰唇的滋味,她的吻比沈绥落下得要重,沈绥甚至感受到了她的贝齿在轻轻地磨着自己的唇边。沈绥不自觉地错开唇瓣,张了口含住她的唇,轻吮,清新的味道,那是茶香,原来她偷喝了那茶;茶香蕴着桂花的芬芳,原来她也偷吃了那糕;沈绥很想笑,原来她也想了很久。

  那是一场唇舌间的嬉戏,追逐、推拒、纠缠、厮磨,沈绥觉得这辈子都未曾体会过这种奇妙或者说极端美妙的感觉。仿佛全身心都要化开了,与她融在一起,化在这天地间。难道这就是佛经道藏所说的物我两忘?可这难道不是人世间最俗最不被看得起的情吗?

  佛陀与三清大约从未经历过真情,沈绥大逆不道地想。

  当唇舌分时,一阵天旋地转,目前发白,张若菡气喘地埋入她怀中,闭上眼,静静听着她的心跳。沈绥紧紧拥着她,仿佛拥着全世界。

  沈绥很想问她:你这是从哪儿研究的如何接吻。但她觉得自己问出来或许下场会很凄惨,于是决定还是不问的好。想起自己十六岁那年抵达长安赴考,就住在距离平康坊不远,距离张家亦不远的一处道观之中。某夜她执卷读书,颦娘忽的神秘兮兮地塞给她一本书,让她临睡前看,有助睡眠。

  沈绥还真就临睡前看了,结果看了就睡不着了。那哪是什么正经书,根本就是本罪恶的图画集。里面都是些……唉……想起来都让人脸红,真是不知羞。第二日沈绥怒气冲冲地找到颦娘,颦娘却贱兮兮地笑,说她长大了,也该思春了,有些事是该学一学了。

  莲婢姐姐是不是也和她一样看过那种罪恶的图画集?沈绥暗戳戳地想着。脑子里幻想了一下九龄先生面无表情地塞给张若菡一本小本本,让她睡前看。沈绥差点笑喷出来,虽然沈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她还是成功地把自己逗乐了。

  “你笑甚么?”感受到她胸口止不住地起伏,张若菡好奇问。

  “没甚么,就是想起了些有趣的往事。”沈绥道。

  “什么趣事?”张若菡追问。

  “是我八年多前进京赴考时的事儿,其实就是件小事。”

  张若菡听她提起八年前进京赴考的事,不由抬起头来,不满道:

  “你当时应该很清楚我在哪儿罢,为何不来找我?”

  沈绥苦笑:“我找了啊,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张若菡的眼神有些危险,沈绥连忙认怂,然后认真解释道:

  “咳,当时确实是不能与你相认,你瞧,现在我与你相认其实也是很被迫的,时机尚未成熟,我作为一个已经不被融于世间的戴罪旧人,不能平白无故地出现。我不能给了你希望,又让你失望甚至绝望,因为当时的我真的一无所有。我出现的时候,必须是有把握给你一切的时候。”

  张若菡没说话,手指轻轻勾着她的衣襟带,搂在她腰间的手,触到了她拴在腰带上的雪刀冰凉的刀鞘。

  “我想看你舞刀。”张若菡突然道。

  “好。”

  恰逢此时,忽陀的喊声传了过来:

  “大郎!回来吧!”

  他只喊大郎,未喊三娘,实际上也是在保护张若菡的名声。

  沈绥携着张若菡往回走,快到凉亭外时,她道:

  “你先去上面坐着,我在下面舞刀给你看,然后就来找你。”

  张若菡依言,入了凉亭。之前那家人已经走了,自己等人带来的东西都布置好了。帷布拉开,茵席铺好,食盒、果篮、美酒,都摆好。张若菡扶裙而坐,将帷帽放在一旁,眺望远处沈绥的身影。

  今日沈绥那一身交领广袖白袍,与她腰间的雪刀真是相得益彰。当刀锋出鞘,刀光在日头下反射出惊人的亮,紧接着锋芒连闪,反复折射于桃林之间。那白衣刀客,沐浴桃雨,衣袂翻飞,雪刀凌然,说不出的潇洒霸气。

  她骄傲地想,那白衣刀客,是她此生最爱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节期间日更。

  然后总算是接吻了,这俩女儿,可把我这个妈等得心焦啊。

  第六十六章

  今日天气极好, 沈缙便让蓝鸲推着自己来到了刺史府客房外的小院中,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随意轻抚焦尾。悠扬的乐声在刺史府中回荡, 时常有好奇的婢女侍从此间路过,探头进来瞧看, 然后必定会驻足一段时间,看着院中那位年轻俊美的青衣郎君, 听她弹一曲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