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194)

2018-09-17 书自清

  “不用了,我来开门,你去找无涯。”张若菡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由远及近,接着很快响起了门闩拉开的声响,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披着衣服的张若菡散着一头长长的青丝,站在月光下,美得好似月宫仙子。

  “是。”千鹤领命离去。

  开门后,沈绥依旧是今日那一身衣着,站在门口,目光柔和地看着她。只是她身上有些酒气,想起用晚食时,来送食的刺史府婢女曾提了一嘴今晚箫刺史宴请沈绥的事,因此张若菡倒不意外。

  “莲婢…”她唤她,柔情似水。

  张若菡轻抿着唇,仿佛是在抑制自己的笑容,然后转身入屋,让她进来。

  沈绥随她进门,顺手就带上了门。张若菡正诧异她的举动,一转身就落进了她的怀中。

  “怎么了?”张若菡有些费劲地从她怀抱中探出脸来,问道。她有些担心,沈绥的举动透着反常。

  “没怎么,就是想你。”沈绥说话的口气就像个委屈的孩子。

  张若菡轻笑,缓缓回抱住她,没说话。

  静静相拥片刻,沈绥松开怀抱免得憋坏了张若菡。张若菡笑着问她:

  “那雨燕,是怎么回事?你的字是怎么回事?”

  沈绥冷汗下来了,清了清嗓子,假装自己不知道。

  张若菡见她要开始耍赖了,便从怀中取出那写着“一刻不见,恍若三生”的字条,在她面前晃了晃,笑容有些危险。

  沈绥决定老实认错,免得以后被罚得更惨。

  “就是……你懂的,我也是不得已……”沈绥低着头,脚尖摩挲着地面。

  “嗯……不得已……”张若菡重复着她的话。

  “莲婢~~~你饶了我,我下次再不敢了~~”沈绥开始撒娇。

  “还有下次?”张若菡挑眉。

  “坚决没有下次!”沈绥义正辞严,满面正气。

  “居然没有下次了。”张若菡显得很失望。

  沈绥哭笑不得,放弃负隅顽抗:“我错了,我认罚。”

  “罚你……嗯,我还没想好,先等我想想。”张若菡拉着沈绥来到书桌旁,将她大拇指在红印泥上按了按,然后按在了那张纸条上,道:

  “这是罪证,你画押过了。我替你收着,以后再犯错,我就拿出来给你看看。”

  沈绥看着那张“一刻不见,恍若三生”的字条上出现了自己的红指印,觉得怪怪的。看着张若菡将那字条叠好,放回怀中,更觉得怪了。

  “莲婢,你将那字条拿出来,我再添两句。”

  张若菡:“???”

  “不是,我不是想抵赖,我是觉得我的供状有些欠妥,再添两句,就更妥当了。反正你在旁看着,我要是写了什么不该写的,就作废,我再写一份给你。”沈绥道。

  “好,我倒要看看你耍什么花样。”说着张若菡再次拿出字条给沈绥。

  沈绥接过那字条,笑了笑,提笔沾了沾砚台中的残墨,又添两行十六个字:

  三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契成,搁笔。张若菡怔忪,眼眶渐渐红了。沈绥轻轻揽住她的腰,将她拉入怀中,深深在她额上印下一吻。

  “你这人……你这人真是狡猾……”张若菡哽咽。

  沈绥没说话,替她温柔地抹去眼泪。

  张若菡将那张纸叠好,郑重收入自己的囊中,然后她解下贴身挂在自己脖子上的一块玉,重又系在了沈绥的脖子上。沈绥捧着那块玉,晶莹翠绿,玉上还残蕴着张若菡的体温。这块玉,雕琢着一只凤凰,是她的父亲在她十岁生辰时亲手雕出来送给她的,十七年前被她弄丢了。原来这块玉在她这里,被她温养了十七年。

  她记忆中,玉的背面本无字,但现在多了两行隽美却艰涩的刻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沈绥感觉就像心窝被人捣了一拳,酸涩得让她想流泪。

  “三娘,大郎?我们可以进来吗?”门外,千鹤和无涯已经等了好半天的时间,千鹤一直不让无涯进去,两人只能竖起耳朵听里面的动静。初时还能听见两人在里面的说话声,现在安静了下来,无涯终于忍不住出声问询。

  沈绥和张若菡连忙收住情绪,整理了一下仪容,张若菡道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