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283)

2018-09-17 书自清

  只是,这从沈家要香去讨好别人,未免做得也太不地道了,让沈缙心中很是鄙夷。而且,这种事杨玄珪自己也知道不好意思做,竟差遣自己的小侄女去要,真是无耻到一定境界了。

  身为乐坊乐师,杨玄珪与人打交道的功夫还是一流的,隔日,沈缙与他的弘农杨氏一行十分顺利,他虽人品不怎么样,但那一手琵琶弹得是真好。杨慎衿很看好他,当下收他做府中乐师。沈缙则旁敲侧击,将含嘉仓一事与杨慎衿提了提,杨慎衿也是个妙人,闻弦歌知雅意,当下默允了此事。

  沈缙回来后与沈绥谈起此事,沈绥笑道:

  “杨慎衿对含嘉仓早就有所垂涎,不然以他那清高孤傲的个性,我怎么能将杨玄珪塞到他身边?”

  【阿姊,接下来如何?】沈缙问。今天她去杨府,其实还是很不自在的。她是商人,虽早已习惯应酬,但杨玄珪此人她实在是看不起,多在一起半刻,都浑身难受,她难受了一天,回来后一直臭着脸,怨怪阿姊给了她一个苦差事。

  “你卯卯姐那里的徐先生很会挑人,找了台院的侍御史王义忠,弹劾奏表已经写好了,就等明日上奏圣人,弹劾贺兰易雄。弹劾成功后,你卯卯姐差不多就可以将杨玉环领走了。”

  【领走?杨玉环去了公主府,做侍女?】沈缙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沈绥笑了。

  沈缙一头雾水地看着自家姐姐。

  “杨玉环,这小姑娘可不简单啊。”沈绥的笑意敛去,眼中隐有忧色。

  不过很快,她就又笑了,道:

  “你阿姊我啊,最近啥事都不想考虑,我就等着将莲婢迎进门。”

  沈缙噗的一声笑了出来,指着沈绥道:【阿姊,你这叫相思丧志、见色忘义!】

  “小丫头,你皮痒了吧!”

  姐妹俩顿时闹作一团。

  作者有话要说:  别急别急,婚总会结的,也就最近几章的事了,我总得把之前的事铺垫好。

  第一百零二章

  “秦公!秦公留步啊!”

  五月初三, 朝参刚下, 秦臻正脚步匆匆前往大理寺, 半道上却被人喊住了。他不用回身也知道是谁在喊他, 那便是贺兰易雄的同胞兄长,同样在朝为官的贺兰易阳。那贺兰哲, 便是他的儿子。他没有他胞弟八面玲珑,官职也不高, 不过从五品下, 将将刚能入朝的地步, 就职太仆寺,官职上牧监。说白了, 就是替皇家养马的马倌。

  就在方才的朝参之上, 御史台台院侍御史王义忠,弹劾含嘉仓出纳使贺兰易雄,强占公粮, 贪墨钱财,吞并田产, 欺压良民等等数项罪名。紧接着, 诸多大臣出列支持弹劾, 就连圣人自己甚至都说也曾听多人对他提起此事。圣人虽未暴怒,面色却很阴沉,让人当场拿了贺兰易雄,压入大理寺监牢接受调查。当时,贺兰易阳的面色就苍白到了极点, 他有预感,他们贺兰家要完蛋了。

  “秦公,请秦公高抬贵手,救救舍弟。”贺兰易阳官帽都跑歪了,跌跌撞撞赶到秦臻面前,纳头便拜。

  “我大理寺审天下案,令弟也不例外。他若无辜,自会还他一个清白。”秦臻面无表情地淡淡说道。

  贺兰易阳一听这话,心头便凉了半截,忙再道:

  “我贺兰家从则天圣人起便立足于朝,代代勤恳,衷心可表,请秦公千万看在当年您长安赴考时的那顿孔门食的份上,手下留情啊!”

  秦臻一听这话,愕然片刻,随后失笑。也不再理会那贺兰易阳,拂袖而去。

  贺兰易阳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变得灰败。恰逢明珪从他身旁路过,不由鄙夷地瞧了他一眼,摇摇头,也离去了。

  秦臻现在位列三品,一生传奇,是当世名臣。他出身清贫,早年外号“秦鱼郎”,银壶典当才有读书本钱。如此一个穷苦书生,能够入长安赶考,靠得是谁?现在一些朝中老人心中清楚,只是那人的名字现在提不得了。秦臻其实与贺兰家并无半点瓜葛,唯一扯得上关系的,就是当年秦臻在考场之中,曾吃过一餐考场提供的午食,一般俗称为“孔门食”,因为考场考生都是孔门弟子,因赶考会聚一堂。而当年负责制作分派午食的,便是贺兰易阳与贺兰易雄的父亲,贺兰家的老家主,当时他任职光禄寺太官署。

  这样一点可怜的关系,贺兰易阳也有面皮拿出来提,明珪都替他臊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