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312)

2018-09-17 书自清

  想起故乡,他的眉头一皱,想起了一个许多年前的故人。那位故人与他一道乘船来唐国,但是他们已经分别十数年未见了。但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他忙道:

  “殿下莫急,我东瀛有贴身护卫的秘术,或许可保太子平安。”

  “哦?”

  “拔刀术,是贴身护卫的无上秘术,此道高手反应无人能及,出刀快如闪电,可防任何偷袭。”晁衡解释道。

  “好!晁先生可是知道此道高手?”

  “下官确实识得一位拔刀术的高手,当年与下官一道来到唐国,但……我们已然十数年未见了,在下只是大半年前收到过她寄来的一封信,尚不确定能不能寻到她。”

  “无妨,你且尽力去寻,我自会让人助你。”

  “喏。”晁衡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今夜暂时过关了。太子虽表面忠厚仁德,可若发起狠来,一样是冷酷无情。他今夜已然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

  从东宫出来,回府的路上,晁衡坐在车中发愁,他该到哪儿去寻她,那位一别十数年的藤原家的阿妹。她在洛阳吗?上一封信上,她说在长安过得很好,是不是该去长安寻她?

  可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的车驾回到自家府门口时,远远地看到有一位黑布蒙眼的男子,提着一把武士大刀立在他的府门口。

  走近一看,原来男子不是男子,而是女子,而且,样貌依旧是十数年前的模样,虽然长高长大了,可五官依旧,熟悉得令人恍惚。

  他吃了一惊,走到那人近前,几乎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实在无法相信,这世上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他要寻得人,今夜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千……千鹤?”晁衡下意识用上母语,轻声唤道。

  然后他看到对方绽放出漂亮的笑容,同样用母语回应了一声:

  “阿倍大哥,好久不见。”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临时有事要出门,没有办法更新了,这周的更新要少一章,下一次更新在下周二,不好意思啦。

  最近几章都是过渡章节,同时也是解密章节,将前文留下的伏笔串起来,解答一些问题。若是忘记了前面的情节,也没关系,这章我借着伯昭的口,为大家简单梳理了一下,相信思路能更清晰一些。

  另,高句(gou一声)丽(二声)原本是占据我国东北部地区与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此时已然被灭国,代替高句丽的是新罗。还有一小部分高句丽残民组成了渤海国,大部分融入唐,还有的都是在安东都护府的统治下。百济、高句丽、新罗其实是同时存在的三国,称作朝鲜三国。新罗存活到最后统一朝鲜,但新罗后来也分裂了,成了所谓“后三国”,后三国最后又被高丽统一。因此高句丽与高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高丽建国大约相当于我们的宋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我们明朝洪武二十五年灭国,被李氏王朝取代。

  我突然脑洞大开,想起千鹤淡笑着说:“阿部さん、久しぶり。”这场面,简直苏爆了!【病的不轻】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夜幕之下, 徐玠正手捏一封密信急匆匆行走在公主府的回廊之中。府中星火点点, 尚未到就寝时分。廊外庭中, 恰逢一队举着灯笼巡逻至此的府中护卫见到她, 止步向她行礼,向来温和有礼的她却理都未理, 径直路过。护卫首领有些奇怪,但并未深究。这些护卫是外院的侍卫, 隶属禁军, 虽说护卫公主府安全, 可并不是公主的人,他们本质上依旧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这许多年来, 晋国公主府从未少了这些禁军的身影。

  不多时, 徐玠穿廊过堂,终于来到了内院公主的寝院外。门口,公主的贴身侍卫程昳正守在门口。见到她来了, 扬起笑容,遥遥便拱手施礼。

  “玉介姐姐, 别来无恙啊。”她说话的口气很是亲密。

  “阿昳, 辛苦了, 一路奔波,回来后也不得休息。”徐玠见到她,也显得十分开心。

  程昳,济州东阿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卢国公程咬金的后代。眉目清远, 面容刚毅,身材挺拔如白杨,一身的利落干净,是大唐少见的女武将之一,官至拱月军左都督,属于女官体系,从五品武将。她与徐玠一样,都是自幼追随在李瑾月身侧。

  当年十四岁的李瑾月主动请缨,要去军中历练。圣人准允,但苦于她一介女子,在军中没有人照料,许多事不方便。于是在将门之中挑了三名女亲兵与她。当时挑了卢国公程家的庶女程昳,英国公徐家的远亲徐玠,还有一位鄂国公尉迟家的庶女尉迟焉,三女都在各家之中受到过文韬武略的熏陶,又与李瑾月同龄,一同陪伴李瑾月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