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437)

2018-09-17 书自清

  长房院的书房是一处二层的楼阁,临水而建,之谓“水”,乃是一片面积并不大的池塘,池中养着锦鲤与龟鼋。池塘在东北侧,楼阁在西南侧,四周由院墙圈起,墙垣连着回廊,东西两侧均有走廊可通往楼阁,北面回廊还有一道九折石桥跨过水面,直接通往楼阁侧岸的石径小路。

  这书房庭院倒是颇为幽静典雅,沈绥等人从南面拱门进入,便见门上砖刻两篆字“太卜”。

  “易经?”沈绥奇道。

  “是伯祖父的题字,他老人家喜爱钻研易经。因而这书房,名唤‘太卜斋’。”李长云解释道。

  沈绥点了点头。

  一众人等进入书院,沈绥先是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得出一个结论。南北都有出入口,院墙也不高,这毫无防备的状态,谁都进得来,更别说拦截一个身手了得的刺客了。

  李长云命身边的管家打开书斋的挂锁,沈绥抬手制止,捞起那挂锁仔细端详,然后问道:

  “当日用的也是这个挂锁吗?”

  “是。”李长云回道。

  沈绥仔细看了看,挂锁完好无损。她道:

  “将这挂锁借我回去细观可否?”

  “沈先生请便。”李长云让那管家将挂锁给了沈绥,沈绥让身边的忽陀收好。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众人等,进入了书房。

  作者有话要说:  薛仁贵,薛楚玉,这都是著名历史人物啊,想来也不需要我多做介绍了。

  另外,考考大家,看到这章的标题,大家想到了什么?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入门, 沈绥便嗅到一丝古怪的腥骚味, 这古怪的气味相当淡, 几乎无法察觉, 但她鼻子天生就灵敏,对各种气味相当敏感, 并未遗漏。

  屋内的陈设相当考究,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很整齐, 没有看出任何打斗留下的迹象。

  “受害者倒下的地方在哪里?”沈绥问。

  “请跟我来。”管家道, 随即带着沈绥等人上了筵席, 绕过书案之后的屏风,指着屏风之后衣架旁的一块地方道:

  “大郎君就是趴在这里……死去的。”

  沈绥蹲下身来, 因为此处是阴暗背光处, 她看不大真切,因而唤人点了蜡烛来,她端着烛台仔细打量。

  筵席上有几滴飞溅出来的血滴, 但并非是大面积的,且也没有连排喷溅的现象, 无序散落着, 可以想见是刺客在李长空后背刺字之时, 溅上的血滴。除此之外,这一块地面并无太多的痕迹留下。

  “有找过仵作验尸吗?”沈绥一面查看,一面问道。

  “由于并未报官,因而并未有仵作验尸。”李长云回答道,“但是, 收敛尸身时,请了医家来。据医家查看说,大哥是被布条勒死的,凶器现场并未找到。”

  沈绥点头。她又仔细瞧了瞧屏风和衣架,然后似乎嗅到衣架之上有什么异味,于是凑上去仔细嗅了嗅。接着她问道:

  “李大郎生前可有熏香的习惯?”

  “大哥熏香,熏得是沉水香。”李长云回答道。

  “那么,李大郎当时被剥去全身衣物,他的衣物在哪里?”沈绥又问。

  “衣物拖了一地。”李长云回答这个问题时,面露古怪神色,“从那一侧的书架,一直延伸到这屏风后。”

  “你们为何将衣物收走了?”沈绥蹙眉问道,她在现场可没见到李长云描述的现场景象。

  李长云抿了抿唇,似是有些难以启齿,他看了看李瑾月,看得李瑾月莫名其妙。最终还是凑到沈绥耳边,悄声回答道:

  “因为,实在有碍观瞻,那些衣物上……沾有大哥的精/液。”

  沈绥:“……”

  她起身,招呼李长云到屋角密谈:

  “李大郎生前,可是与什么人有过云雨的行为?”

  “我们也不清楚,大哥这些年一直是独身寡人,大嫂走了好些年,家中也无妾室,他又是个洁身自好的人,甚少出入青楼楚馆。我实在难以想象大哥会临死前……”李长云说不下去了。

  “咳……”沈绥清了下嗓子,板着脸问道,“医家可看过,李大郎的私/处?”

  “哦!”李长空反应过来沈绥到底想知道什么了,面露尴尬,答道,“这件事确实蹊跷,大哥数年不曾与人行房,这一行房就相当过火。据医家说,大哥可能在死前有过长达两个时辰的行房过程,人都榨干了,所以才会弄得满室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