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490)

2018-09-17 书自清

  有一小队人,正快步穿梭在甬道之中。他们手中无明火,照明物是两颗夜明珠。队首一颗,队尾一颗,夜明珠幽幽的冷光照亮甬道,十个人的影子印在砖石之上,有规律地频频闪过。时间长了,恍惚中仿佛觉得身处梦境,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笔直的道路只有最开始的那一段,接下来每过二十步左右,就会有一个拐角,忽而左、忽而右,迷乱纷繁。

  没有人说话,除却压低的呼吸声,阒寂森然。

  一连行出大半个时辰,众人累了,呼吸皆粗重起来。为首的沈绥示意队伍停下,暂时歇息。

  “门主,这底下到底是怎么回事?走这么半天了,这好像在原地打转似的。”从云显得有些烦躁。

  “按照我的推算,沿着甬道逆而上行,必然是往北面去。只是,我怀疑这下面有些机关障眼,使我们迷失了方向。”沈绥推断道。

  她思索了片刻,道:“稍安勿躁,如此大的地下工事,无可避免地会形成风道,沿着风向走,我们应当不会走错。我们之前应当是走得太急,漏了某个隐道,以至入了岔路。”

  说着,她收起夜明珠,身上背着数根火把的忽陀立刻取出一根递给沈绥,并从腰上解下大牛皮水囊,从中倒出一点油打湿火把头,吹起火折子,点燃了火把。橙红的火苗窜起,映亮了众人的面庞。闪烁的火光中,所有人面色肃穆,渗出的汗水早已打湿前襟。

  众人屏住呼吸,静静地观察起火苗。火焰顽固地向上燃烧着,并不打算弯腰低头。然而时间久了,终于经不住风拂,向沈绥等人前进的方向倒去。

  “果然走错了。”沈绥道,于是立刻率领众人折返,沿着来时的道路往回走,这一次他们走的不急,步速缓慢。又行出一刻钟时间,沈绥停下脚步。她发现火苗倒向她左手边的一面墙,她的目光投向右侧墙面。乍一看与砖墙无异,可凑近了才发现这并不是砖墙。以手击墙,竟然是木板的手感。抬手一推,一个隐门便被她推开了。

  “好狡猾!”呼延卓马惊叹道。

  沈绥紧抿双唇,领着众人进入了隐门。沿着隐门后的甬道又向前走了约摸两刻钟,她再次停下脚步,并将火把熄灭。

  “噤声灭光,前方有人。”她轻声道。

  众人在黑暗中静静地待了片刻,待眼睛完全适应了黑暗,沈绥一招手,示意众人跟她来。沈绥向前走,闪身过一个拐角,眼前三步远就是甬道的出口,再往前便是另外一番天地。沈绥没有走到甬道口,而是停留在距离出口三步远的地方,贴墙站立。

  到了这里,脚步声已然逐渐清晰。能听见那是一种无数人击节踏步的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厚重铠甲带来的摩擦撞击声,非常有规律地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中回荡。没有人说话,只有那浩大的踏步声,逐渐向他们所在的出口靠近。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屏住呼吸,汗毛倒竖。

  紧接着,黑暗之中,他们透过低矮的出口看到了无数双腿踏步走过。他们穿着统一的铠甲皮靴,脚步好似被测量过一般,踏出后分毫不差。这是一个长长的队伍,沈绥默数,整整半刻钟,这个队伍才全部通过。她粗粗计算了一下,或许有两三千人。

  队伍远去了,从雨一身冷汗,抓住了哥哥的衣袖。从云则询问沈绥道:

  “门主,这些军人……是谁的人?”

  “或许,是高句丽残党的军队,不过……”沈绥有些犹疑。

  “不过什么?”呼延卓马问道。

  “这些士兵如此动作,已然不似人了。”沈绥道,“我怕是,邪教对这些高句丽残党做了什么手脚,将他们培养成了机关木偶一般的战争利器。”

  “门主的意思是,这些高句丽残党,从失踪的时候起,就一直被转移到这地下了?”从雨惊奇道。

  沈绥点头:“这正是我所猜想的,现如今也算证实了。范阳牙行大到不可思议的地牢,忽然涌出的温泉,离奇消失的数千高句丽残党,无一不告诉我,范阳城的地下,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工事。而李长空的死,也与此事有关。李府看似与范阳牙行相隔甚远,实则只是背靠背的距离。尤其是李长空寝院的地下,与对面的范阳牙行只隔着一道院墙、一道坊墙和一条街道的距离。所以为何对方会派一个女子去引诱李长空,每每相约在书斋那一侧私会,就是为了防止李长空发现他寝院地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