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626)

2018-09-17 书自清

  众人绕着祭坛走了一圈,沈绥很快就在祭坛的侧面发现了九幅石板刻画。画面上分别描述了九种不同的场景。其一为一大群人长途跋涉的场景,为首一位女性首领显得格外显眼;其二为开拓荒地、种植庄稼的场景,以一位教授种植的女性为主角;其三为建造祭坛的场景,以一位男性为主角;其四为祭祀天地的场景,以一位上了年纪、打扮似巫师的老年女性为主角;其五为生育的场景,奇特的是场景中没有一个男人,全是女子,正在生产的女子身旁有另外一名女子陪伴,四周还刻有凤凰纹,象征着血脉降生。其六为一大群勇武善战的猎人在丛林间打猎的场景,其中有男有女,生动活泼,为首的一位男性猎人显得格外高大勇猛,径直面对凶猛的野兽;其七为养蚕和纺纱织布的场景,奇特的是纺纱织布亦是有男有女,完全不是外界男女分工的常态,为首的亦是一名女性。

  其八为医疗的场景,只是这场景,却显得十分特殊。因为医疗的方式是先从某位女性成员的身上取血,然后涂抹在病患的伤口处亦或制成汤药后喂人服下。这幅图沈绥看了之后怔了许久,才移开视线,却不经意发现,琴奴也和她一样,盯着这幅石版画出神。沈绥没有出声打扰。

  其九为死亡葬礼的场景,死去的人,似乎都被送到了那处瀑布的后面,主持葬礼的亦是一名女子。

  九幅石板刻画的下方,刻了几个字,沈绥仔细辨认后,念道:“大庇佑九贤图。”

  “这九幅图,涵盖了祖先迁居来此、努力生活的全过程呀……”颦娘感叹道。

  “九幅图里的主人公,应该就是九贤了。”张若菡道。

  “嗯,我曾在族中传下来的一本书中看到过九贤的字样,只是记载已经很模糊了。”沈绥道。

  他们很快参观完了祭坛与九层楼阁,这里早已是空无一物,也无甚有意义的东西留下,除却那石碑和祭坛上的刻画,得不到更多的信息。

  最后,他们打算穿越瀑布,进入瀑布背后的洞窟看看。只可惜,沈缙与孩子是进不去了,于是留在了外面。张若菡亦没有进去,她陪着沈缙在外,接过了照顾孩子的任务。

  看着沈绥带着几个精壮的小伙子进了瀑布,张若菡一面轻轻摇晃身子,哄着熟睡的小凰儿,一面对沈缙道:

  “琴奴,来到祖先曾经隐居的地方,有什么感觉。”

  沈缙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最后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本卷结束。下一卷将是正文的最后一卷。

  第二百二十六章

  瀑布后的山洞内, 是一幅让人无比震撼的场面。数丈高的洞窟, 从东至西, 一整面弧形的墙壁之上, 被打出难以计数的佛龛似的小洞。每一个小洞内,都会供奉一个骨灰坛, 骨灰坛上会有一个连成一体的石牌位,其上写明逝者的身份与姓名。这些小石龛已有三分之一被占满, 还余下三分之二的位置未曾有亡者进驻。

  洞窟中央, 放置一口高度可达成年男子颈部、三人合抱的大油缸, 油缸上方点满了长明灯,长明数百年, 未曾熄灭。

  最为独特的是, 油缸的造型乃是凤凰的造型。双耳雕刻成凤凰首,缸体外延展出两对长长的羽翅,那些长明灯就是放置在这羽翅之上的, 缸体中的油利用高低差自然灌满羽翅之上的沟壑,随着缸内的油面的降低, 翅膀也会自然降低高度, 永远保持在比油面低一些的位置。长明灯放置其上, 完全不需人工添油,如此连续燃烧数百年无碍。

  火葬,是如今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的葬式。然而,尹氏的老祖宗,早在很多很多年前, 就开始实行火葬了。或者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这山谷中可利用的葬地不多,不得不选择如此的葬式。但沈绥却觉得更多的是因为一种血脉的认同。南方朱雀火凤凰,化为灰烬涅槃重生,这是鸾凰血脉的信仰,自然而然也就融入了家族的葬式之中。

  不知为何,沈绥忽然有些鼻酸泪目。大约是这么多年了,她终于体会到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归宿感。曾经的遗世漂泊,这个家族就好像一叶浮萍,随波逐流,不知何处才是家乡。世上人皆与我不同,唯我孤独孑然,踽踽独行。但是在来到这里之后,她才有一种魂归故里的感觉。这里才是我的源头,是我血脉同根生的人们长眠的地方。

  我们或许很特殊,也或许很普通,我们是鸾凰血脉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