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641)

2018-09-17 书自清

  “启禀圣人,微臣有些疑问想询问一下今夜殿内值守的宫娥与内侍。”沈绥道。

  “都在偏殿候着呢,你去罢。”圣人的声音显出了疲惫,说话也有气无力的。

  沈绥再度叩首,随即退出寝殿,往偏殿而去。直至此刻,她神色上才显出凝重来。她已然察觉到,惠妃之死确实并非寻常,乃是有人设计的,且这事儿多半,是冲着李瑾月去的。

  寿王与李瑾月刚刚准备结成联盟,就出了这等事,若是嫌疑人落在了李瑾月头上,怕是事态难以收拾。不知在场那几个人中,是否看出了这其中的门道。关键就在那香气上,若是有人发现这香气与杨玉环有关系,事情就真的麻烦了。

  沈绥虽不知那香气到底是怎么来的,但她相信此事绝对不可能与杨玉环有关。她一个十五岁的少女,与这宫廷素来无缘,哪来的通天本事入宫行刺于武惠妃。但是,杨玉环身上的香味,不代表不能出现在别人身上。比如李瑾月,她若是与杨玉环有着超越一般关系的亲密接触,说不定身上就会染上香气,而恰恰昨日李瑾月才刚刚入宫看过武惠妃。这未免太过巧合,一下就落上行刺惠妃,与寿王看中的未婚少女磨镜苟合的双重丑闻,就算有千百张口,也说不清楚。

  这事是谁做的?会不会是忠王?这件事他的嫌疑最大。不仅可以打破李瑾月与寿王的联盟,还可直接将李瑾月摁死。

  可沈绥仔细一想,却觉得现在下结论还太早。若是忠王这么做,未免有些不智。他前段时间才刚刚被任命为河北道元帅,讨伐过入侵大唐的契丹人。当时他手底下的兵大多是李瑾月提供给他的,也是李瑾月的部署替他打赢了胜仗。他与军队的关系全系李瑾月一身,若是此时嫁祸于李瑾月,他实际上是控制不住军队的。

  她面沉似水,步履匆匆,很快便进了偏殿,一眼看到五名内侍、五名宫娥等在其中,方才引导她入殿的那位内侍也在其中,但他似乎并非是当夜值守的内侍,他的品阶明显在那十人之上,应当是被派来看管这些内侍宫娥的人。

  而那十名内侍与宫娥,此刻几乎全部面色苍白的跪伏在地,身子抖若筛糠,汗水滴答落在地上,地上已然潮了一大片,他们显然是吓坏了。

  沈绥上前,向那位负责看管的内侍一礼,道:

  “下官奉旨,来询问他们一些问题。”

  内侍官回礼:“沈司直请便。”说罢,他立在一旁一动不动,显然是不打算离开的。

  沈绥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落在了跪伏在地上的那十人,思索了片刻,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今夜,你们可有擅离职守?”

  作者有话要说:  我强调一下,本文不是be,上一章小虐了一下,就有人说我写be,这下结论是不是太早了。唐谜看到现在,难道还没看懂我写文的套路?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对于这些内侍与宫女来说, 不论是擅离职守还是一夜尽职尽责, 都不是能够全身而退的回答。擅离职守乃是死罪, 可是若就在现场, 却又染上了谋害惠妃的嫌疑。横竖都是死,这十名内侍与宫女皆是面色煞白。

  沈绥一个问题抛出去, 半晌没有人敢答话,他们显得更为恐惧了, 尤其是队尾一位内侍, 周身颤抖到几乎要跪不住, 伏在地上抽搐一般。沈绥瞧了那人一眼,心中叹了口气, 道:

  “你们莫要有负担, 只需如实回答我的问题。清白之人,我自会为你们洗脱嫌疑,保你们平安。”她顿了顿, 这才第二次问道:

  “今夜可曾有人擅离职守?”

  事到如今,内侍宫女们也明白, 唯一的出路就是相信眼前这位年轻的官员了。于是作为领班, 队列最前方的内侍和宫女一起回答道:

  “回官人, 我们今夜不曾有人擅离职守,均在岗位上。”

  “你们的岗位是如何分布的?”沈绥问。

  这回,由那位领班宫女回答,到底是武惠妃身边的从五品大女官,她看起来是最为沉稳的, 有条不紊地回答道:

  “回官人,珠镜殿内有二十名负责夜间值守的内侍与宫女,分作两班。我们这十人是今夜的第一班。由于内侍们不得入寝殿,因而都是在寝殿外守着,寝殿门口有两人,正殿门口有两人,后厨有一人听传唤,另外五人均在班房内等候换班。宫女是负责寝殿内的事务,娘娘的榻边,有两名宫女负责挥扇驱虫纳凉,此外寝殿内还有两名杂事宫女,负责为油灯添油,替换蜡烛、对外传话等杂事。另有一名宫女候在浴殿,负责随时为娘娘打水擦洗。剩余的五名宫女也都是候在班房,等候换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