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_作者:书自清(773)

2018-09-17 书自清

  “阿爹你放心,将这兵符给我就好。我让李瑾月修书一封,派可靠的人将兵符和书信一道送往兰陵萧氏,届时陇西军必会助我们一臂之力。”

  “哦?莫非菡儿在兰陵萧氏中竟有相熟之人?”张九龄显得十分诧异。

  “阿爹您忘了吗?李瑾月好歹曾在兰陵萧氏生活了十年的时间,她留在陇西军中的威信绝对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何况四年前,我们还亲自去过兰陵萧氏,确实有人脉留在那里。”张若菡笑着解释道,“再者说,眼下的局势,也由不得陇西军不发兵相助我等。以尹御月杀害萧嵩萧垲之事,就已经与兰陵萧氏结下不共戴天之仇。何况尹御月对于门阀世家的态度是极力打压,当年我们一路前往幽州路上,那么多贵族子弟遇害就能看出来,尹御月屠杀门阀世家,是要这些庞然大物给自己让路。这触犯了兰陵萧氏的根本利益,兰陵萧氏绝不会做尹御月手中的刀。若幽州军攻入长安洛阳,掳劫圣人,改朝换代,兰陵萧氏也将大势尽去,他们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这尹御月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当初伯昭书信给我,告知我有这么一号人物时,我还将信将疑,没想到啊,他竟然能使朝局动荡到这等地步。”张九龄万分不解。

  张若菡抿唇,一时语塞,没有答话。片刻后,她低垂眉目,轻声道:

  “我们又怎么能去体会一个疯子的想法。”

  “果真是疯子,失了心智了!”张九龄很是气愤,一时没注意自己女儿的情绪有些不对劲。

  “阿爹,您好好休息吧,接下来的事,女儿会处理好的。”张若菡安慰道。

  “伯昭和公主当真有办法扭转眼下的局势吗?”虽然千羽门的具体计划张九龄不是十分清楚,但以他对朝政局势的敏感,已然洞察女儿女婿正在着手抵抗叛军,扭转不利局面。他也想助女儿女婿一臂之力,奈何他乃是治世之能臣,却非乱世之英雄,眼下有些无能为力之感。

  “眼下说什么都还早,只是女儿相信伯昭,也相信公主。除了相信她们,我们还能如何呢?”张若菡淡然道。

  张九龄长叹一声,眼中有着壮志难酬的哀苦,道:“是啊……松柏已故,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不久后,从云亲自携带着陇西军兵符,拍马向河西疾驰而去。另有一封密讯由黑羽快鹰携带,从灞桥发出,直奔冀州前线。

  ……

  忽陀站在密林中的一片稀疏空地处,口中含着哨子,正不断吹着,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他望穿秋水,终于望见了天空中一个小黑点。

  他连忙急吹三下哨子,高举起佩戴着皮革护臂的左手臂。天空中,那小黑点俯冲而下,不断放大,最后显现出一头黑羽快鹰的身形。

  忽陀眼中有着片刻的失望,但他还是接下了黑鹰,取下黑鹰鹰爪之上的信筒,他手臂一抖,黑鹰再度展翅高飞远去。

  忽陀手中攥着信筒,急匆匆钻入了密林灌木之中,不多时,来到一处隐秘的山壁死角内,那里支着两顶行军帐篷,帐篷中央还有一堆熄灭的营火。

  他快步钻入其中一顶帐篷,见到了正围坐在沙盘边的程昳与徐玠。

  “灞桥来信。”一边说着,忽陀将信筒送到了徐玠手中。

  徐玠拆开信筒,解开密信,利用破译密码对照后,得出了信的内容。她忽的嘴角弯起,笑道:

  “局势大好。”

  “玉介,你快说,怎么了?”程昳催促道。

  “萧嵩已死,他的陇西军兵符阴差阳错被子寿先生带出骊山,带到了灞桥。眼下兵符已经由从云送往兰陵萧氏,相信兵符送到后,兰陵萧氏会立刻发兵相助。张三娘子的意思是,要我们通知公主写一封亲笔信,一道递送兰陵萧氏,以加大鼓动对方发兵的力度。”

  程昳听她前半段话还面露喜色,结果后半段话又让她陷入满面愁容之中:

  “咱们眼下要传讯进去谈何容易?而且,里面也有许多时日没有消息传出来了,可急死人了。”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方才不是与你说了吗?幽州左路军攻打冀州,本该发动闪电战,越快拿下冀州越好,然而近些日子幽州军却按兵不动,连冀州兵挑衅都不理会,这分明是内部出问题了。”徐玠不急不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