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江陵那起案子,凶手将一家八口、仆十三人通通残杀,包括一个五岁孩童都不放过,且砍头断肢,破腹流肠,扒皮抽筋,血肉被啃食,极度残忍。这个案子发生在一年前,至今,江陵府也没有抓到罪魁凶徒。最让江陵府刺史头疼的是,被害人一家居然还是荆州大都督朱元茂的表亲,虽然血缘不近,但是毕竟是大都督的亲属。朱元茂每次问起他这案子查得如何了,江陵刺史都只能以案情复杂为由推延搪塞。如此往复,朱元茂已经相当不满了,越过了江陵刺史,自己派人查案。江陵刺史愁白了头发,他这三年任期的考绩,怕是都要败在这起案子上了。因而上呈给大理寺的案情陈疏之中,言辞恳切,希望朝廷赶紧派遣能人尽快来江陵查明此案。
相比之下,发生在余杭的那起富商连环毒杀案,就没有这个案子影响这般恶劣了。事分轻重缓急,沈绥分.身乏术,还是决定先处理江陵府的这个案子。富商毒杀案,她早年间有所耳闻,只是当时这事儿与她无关,没有触及千羽门和长凤堂的利益,她就没管。写一封书信给身在余杭的千羽门属下,让他们先查着,并不耽误工夫。
就在沈绥思考着自己是不是该第一次申请外出巡按之时,一则消息传入朝中,彻底决定了她不久之后的江陵之行。
开元十七年正月二十二日,荆南节度使传来加急奏疏,江陵大都督朱元茂,上元节游江途中无故失踪,消息传到长安时,已有七日未有音讯,或已落水身亡。究竟是意外还是谋杀,荆南节度使也说不清,只说现在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了。
地方二品大员突然无故失踪,生死不明,圣人吃了一惊,立刻命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派人联合前往江陵彻查此案。江陵府是沈绥的辖地,她走这一趟避无可避。
而就在同一天,一直在长安周边及至洛阳附近暗中察访善因身世背景的从云、从雨、玄微子、呼延卓马四人一并归来了,带给沈绥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注解:
【金】
钟:形状扁圆而中空,起源于商朝,多为青铜制,又叫“编钟”。
镈bó: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中国乐器。盛行于东周时代。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
铙náo:铙又称钲,执钟。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
【石】
磬: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
【丝】
琴: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
瑟: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瑟的体量比琴要大很多。“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竹】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箎chí:古代一种管乐器,也就是所谓的竹埙,是一种低音吹奏乐器。据《周礼·郑玄注》:“篪,如管,六孔”
【匏】páo
笙: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竽yú: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
【土】
埙:埙是开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
缶fǒu:缶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
【革】
鼗táo:长柄,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雷鼓:一般指大鼓,声如雷。亦可指八面鼓,最早用于祭祀。
【木】
柷zhù:柷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方形,形似斗。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
敔yǔ: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在乐队中使用。形如伏虎,以竹条刮奏,用于历代宫廷雅乐,表示乐曲的终结。
此外,雅乐还有一些比较出名的乐器,最著名的比如箜篌(东方竖琴)。
第一卷 开始收尾了。按照全文的篇幅来说,第一卷算是比较短小的一卷,卷中大案比较简单,主要起到开篇铺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