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爷子对儿子再娶也有看法,余长孙便只和爷爷有话说。其实余老爷子是觉得卫父和他儿子差不多年纪,他一直将卫父当晚辈,儿子娶卫家姑娘错了辈份。
不管怎么说,祖孙俩关系好,余老太对长孙又心怀愧疚,长孙结婚时,余老爷子做主将一半家产给了长孙,理由充分:长孙,又从事祖业。再则二孙已经考上大学不愁饭碗,孙女将来找个能干的丈夫就行。
老人家自认做的很合理,三个孙却全有意见——
老大认为余家长年贴补卫家,所谓的一半家产大大缩水,不过是用几个小钱打发他。
老二说大哥多分些家产他没意见,但“留下的一半家产”是将住房算在里面,存款基本被大哥拿走了!奶奶是家庭妇女没有收入,老人年纪大了看病吃药势在难免,妹妹读书也要钱,他怀疑家里连供他读完大学都成问题。
老三更气愤,说早就男女平等,竟如此亏待她这个孙女。
这事闹的很大,其实老二老三从小见惯祖父母偏心,父亲又惟二老之命是从,他们没指望过家产有自己的份,兄妹俩怕的是失学。且不提余小妞,余老二虽然是大学生,试问大学生有多少能自己挣够学习、生活所需?而闹开了,亲友总会帮着说话。
两个孩子的外公外婆舅姨们果然站出来,一通争吵,帮余家老二争取到一笔钱。余佳还没成年,签了一份协议,写明余家必须供孩子读高中、考大学。当时卫大姐还放下话,说自己有工作,怎么都不会让继女辍学。
然而老大越发认为继母是个刁妇,常对人咒骂继母早就掏空了余家,得便宜卖乖。
他骂他的,亲友们又不是没长眼睛,起初几年卫家确实靠余家补贴,后来却是倒过来,逢年过节必送重礼。不是卫小四送,那会卫小四还在娱乐圈艰难挣扎,外加对大姐婚事强烈不满,跟余家没来往。送礼的是是卫二姐,她在父亲出事后突然懂事了,丈夫跑掉,但门面还有货,她单枪匹马倒腾服装。如果不是父亲的医疗费太高,她又有亏本的时候,很快就不需要余家给钱。
卫父在做了半年多植物人后苏醒,却不幸偏瘫,为治病去了医疗条件更好的省城。后来卫二姐起诉离婚,再嫁到省城,开了一家服装店,卫家夫妻就此长留省城。
乔家父女聊了许久,李晓蔓听不懂洋舟话,乖巧地当壁花、悄悄录音。
蔓妹子的小动作瞒不过乔若茜,对小助理的灵醒她很满意,暗打算盘如何将小助理用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医保:1994年还没有医保,没工作单位的人治病要自己掏钱。我国医保最早是从1995年7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医改政策即全民医保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
。
☆、第18章、洋舟案之内情
卫小四的演唱会在七月二号、三号(周六周日)两天举行,这之前央视便现场播报“解救被拐卖女生”,陈越以最早报案人的身份出镜,着实风光。
众媒体追踪采访,乔若西、李晓蔓呆在刑警大队,能看到的只有省报和洋舟日报,但大体情况两报写了——
案犯并非了不得的角色,被抓住的男嫌疑犯和逃掉的四个,是某市同一所高中厌学的男生。他们带着各自的女友离家出走,赚钱手段先是让女友卖~淫,闹矛盾后便将女友卖掉。他们不认识人贩子,是从嫖客那儿打听到哪里买媳妇,骗女友去山里“观赏大自然”,轻而易举将人卖掉,所以落网的男嫌疑犯知道这五位女生在哪儿。
卖完女友他们又去勾搭女生,众所周知城市溜冰场、街机厅【注】之类的地方不缺天真的逆反女生,他们仗着长得帅一勾一个准。短短两年多时间,这一伙流窜十多个省市,被拐女生的家庭什么社会层次的都有,包括领导筒子的女儿。
落网的女嫌疑犯不是学生,她是个有了后妈有后爹的可怜人,初中没读完就辍学,被案犯拐上手后成了M,越是被虐越是死心塌地,自觉自愿参与拐卖女生,故此没被卖掉。她跟着这伙流窜犯的时间不到半年,又是除了谈情说爱别的都不关心的妙人儿,此前此后被拐卖的女生卖在那儿,她一概说不清楚,反复强调他们不是卖人,是帮那些女生介绍对象。
那晚洋舟警方审出口供后紧急上报,省厅又报公安部,此案被定为要案——被拐卖的女生逾百,够得上要案级别,四个在逃男生的通缉令发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