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悬情_作者:一只炮灰女(187)

2018-08-30 一只炮灰女

  聚餐加联欢肯定要老总讲讲话,再来个龙狮助兴,以及歌舞表演之类,中间夹杂抽奖,给李晓蔓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

  熟悉感恩演讲的,都知道演讲时间越短越难打动人心,蛮考功夫。这下又触到李晓蔓的长处:明华语政史地和E语课都会训练学生演讲,但要讲正课、要随堂考,所以是轮着来,每次一两人,每人占时不得超过三分钟,半小时足够她发挥。

  短短半小时,还拿出十分钟互动,小李筒子愣是将全场催哭。

  高总尤其感动,他整天忙于工作顾不上家,一对儿女难得和他有交流,女儿大些又懂事,能理解父亲的不容易;正处中二年纪的儿子拒绝理解,跟他几近没话说,今天竟抱着老爸失声痛哭,不枉他大手笔请客。

  他女儿高淑琴比李晓蔓大一岁,已读大一,赶巧读的是E语系,和李记者颇有共同话题。高总索性命她招待两位记者,说是权当大学生提前实习。

  快过年了,高同学认为任由两位记者成天闷在屋里看资料不妥,再三说要“劳逸结合”,不顾乔若茜的反对,单方面敲定当她们的导游。

  复两日,雪霁大睛,清早高同学便兴冲冲杀上门,硬要将乔、李拉去滑雪,并说已经约好同学,都是已经考上大学的高中同班好友,借两位记者的光聚一聚。

  李晓蔓看乔若茜满心不愿离开资料,诚恳报告自己不会滑雪。高淑琴声称无比容易,她就是大好教练。小李筒子起了点兴致,技多不压身嘛,谁知以后采访会不会遇上需要滑雪技术的时候?乔若茜一瞅,只好不情不愿地跟随。

  一伙人约好在滑雪场正门碰头。照面后,乔若茜发现全是女生,姹紫嫣红朝气逼人,当下那点不情愿消失,自来熟地和众人打招呼。

  李晓蔓略心怯,最差的都是二本大学生,区区高一生掺里头正经不配。

  乔若茜底气十足,抢了高淑琴的介绍权,说蔓妹子是她的得力助理,“从高中开始就是广南商报特约记者的广南外语学院学生”,引得姑娘们连呼“人才”。

  说话间门票买好,一行人往里去。此地不像广南节假日娱乐场所火爆,时近年关热闹的只有卖年货的街市,年夜饭都遵循传统在自家吃(这跟气候有关,天气太冷,人们不爱往外跑)。滑雪场受改革开放的风潮影响一直开着,但冷冷清清的只有值班人员,她们竟是惟一的一伙客人。

  穷省最不缺的是地盘,滑雪场占地挺大,陡坡缓坡齐备。最有趣的是零散着许多被雪埋半截、大半截的雪人。不是滑雪场搞的雪景,是来玩的人随意堆的。

  高淑琴放寒假刚回家时来玩过,当时也堆了雪人,叨叨不知有没有完全被埋了。

  有人说下了几场大雪肯定找不到,有那次和高淑琴一起来的说“不可能,那雪人堆的特别高”。又有人说自己来玩时也堆过雪人,记得方位,肯定能找到。

  欢声笑语中,姑娘们撑着滑雪板冲去寻找目标雪人。

  乔若茜失笑——高淑琴这个自告奋勇当教练的也跑了!真是大孩子,玩起来便忘了要照顾客人。无奈何,她只好充当教练,天晓得她滑雪只能算会,从没教过别人。

  李晓蔓虽然是头回进滑雪场,仗运动细胞发达,折腾一阵也能溜了,就是时不时摔个大马趴,却也没扭伤。

  那头高淑琴找到了自己堆的雪人,终于想起客人,跑回来履行职责。

  在两位教练的辛勤施教下,三小时后李晓蔓滑的似模似样。

  大学生们也玩饿了,聚一块商量去哪儿吃饭,吃完去哪儿逛街看电影等等,安排得满满当当。

  依然开门的酒楼不多,大家很快商定去某店打火锅。

  高淑琴挥手道:“最后比一场,赢的请客!”

  同学们大起嘘声,说她分明是不想让别人赢,为自己“赢”脸皮都不要!

  滑的最差是李晓蔓,乔、李对了个眼色,小李筒子拍手道:“当然是输的请,同意的举手!”

  众人大笑,高淑琴心想自己滑雪水准虽一般,吊打两位南方客人绝无问题,只要不是客人抢到结账权,同学们不会和自己争,赢了也是白赢。于是笑道:“大过年请客理当是赢家的权利,我提议本次比赛比慢!”

  大家纷纷举手,并定下几条规矩,比如以十分钟为限,不许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不许装成摔跤,谁犯了这两条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