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用私刑的概率来讲,犯罪团伙总比警察来的高的多。
比如这样说:一个正义的小伙伴,不慎落入犯罪团伙的手中,被严刑拷打逼问,最终产生应激反应,封闭自我。而正巧她所知道的信息对于犯罪团伙而言太过重要,且她是唯一知情人,所以反派也不能让她死......
女人其实一开始就是这么推理的,只不过她选择了相反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没有办法去否定这种可能性,所以,男人必须拿出证据。
“是啊,”男人点了点头,“也不能排除你说的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这话男人说的理所当然,跟女人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去反驳她的观点,就仿佛他也已经预见了这种可能性一样。
“但是”话音一转,“我觉得你是正义的一方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不能?”男人反问到,“嘛,总要对自己有点信心才好,比如你是正义的小伙伴,落入大灰狼的手中,而我则是化身为小伙伴的小天使,来拯救你的,这种桥段怎么样?”
他的语气上扬,女人仿佛能从中脑补出他坐在沙发上横架着二郎腿,吊儿郎当的样子。
“……”听完这段话,她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顿了顿,开口了,“接着说吧。”
“嗯?”男人愣住了一下,“接着说什么?”
“之前说到读秒,你让我给出的第一反应基本上已经被你给否定了,所以你刚才想说的是什么?”
“哦,我想说的是,既然这个铃声可能读秒声,那会不会就真的是读秒声?”
女人知道了男人的意思,她现在正在被催眠,所以这个读秒,很可能是就是催眠师会用的手段之一,秒表。这种有规律的东西,能够有效的帮助被催眠者更早的进入状态,也能让催眠的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人在面对面交谈时,如果一方出现眼神闪躲,双唇闭合的状态,那么说明这个人处在一个逃避的状态。而如果在交谈时,眼神往左下方便宜,则是表达正在回忆。而如果一个人想撒谎,他的眼睛则会一直盯着你,因为他想知道你的反应,看看自己的谎言是否成功。
而当出现别人一个不想谈论的话题,这个话题又被他的对话者贴心的带过时,一般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顺着这个人的意思进一步快速的略过这个话题。
就比如刚才的心跳声,男人给出的反应,让女人觉得里面应该还有一些什么东西。
她已被人催眠,如果这个铃声是监护仪的声音,那么她现在很可能躺在一个“病床”上,运用一些致幻性的药物来帮助催眠,并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个男人到底是急于跳过这个话题,还是急于引出后面的话题,还得继续观察,或者......
“你的意思是,我周围真的有什么东西在读秒?”
机械的钟表或者是电子的钟表......
女人突然回忆起,她放在床头的闹钟,是电子闹钟,只有在设定的时间会发出声音,除此之外,非常的安静。
“对,就像你刚才第一反应是做饭,做饭有的时候会用到定时器这个东西,那这个读秒,会不会就跟定时器有关系呢?”
他想说明什么?定时器?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
“啊,说到这个,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了我被催眠了吧?”女人突然跳转了话题,问到。
“嗯”男人眉头皱了皱,“是的。”他似乎意料到女人会想说什么。
“那相比于定时器来说,这个声音理解成催眠师会用来帮助催眠的表难道不是更好吗?”
男人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解释什么。
“而且,”女人打断了他,“如果我被催眠了,那你这个出现在我耳边的声音真的很可疑啊...”
男人没有说话。
“还有一件事情我想问问你,我之前拼命的往前回想,虽然没有什么结果,但是总能看见一张女性的脸,虽然很模糊,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女性对我来说很重要,你有什么线索吗?”
“嘘,”他似乎是在听些什么东西,“别吵,他来了。”
“什么?谁?”
“我得走了,我们下一次再聊。”男人的声音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