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音刚落,她脸上的表情就已经变了,眉眼都是弯弯的,脸颊上浮现出两个动人的小酒窝,她朝着这些叔叔阿姨笑,笑得她们的心都融化了。
这几个小表情做下来,赵刚的心里就放下了一大半,至少还有一个不错的,看着很有灵气啊。如果再带动一下那一个,说不定也行啊。
想到这,赵刚就直接拍板把夏蹊和余多定下来了,虽然另一个小姑娘比余多要好一点,但她们才是姐妹,默契度什么的完全不一样啊。
人定下来,择日就要开拍了。夏蹊她们才一年级,学业什么的不是大问题,耽误个几节课也没什么。所以拍摄一般都是星期五到星期日这三天完成的。
在夏蹊的带动下,余多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了,虽然还是有点放不开,但是也算不错了。小孩子的镜头比较简单,就是做做游戏啊,跳跳皮筋什么,其中有一段旁白,需要加在这一段里面。因为这个纪录片就是以其中一个女孩的回忆角度来拍的。
这段旁白,自然是夏蹊来读,她的台词功底好,念起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赵刚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孩子,像是吃这碗饭的人!
夏蹊和余多她们的戏份很快就杀青了,两人又安心回到学校去上课了。这段时间也没落下太多的课程,老师用了几节体育课,就帮她们补回来了。其实夏蹊是不想补的,她更愿意去操场边上坐着发呆,无奈老师太热情了。
期中考试,夏蹊和余多又拿了双百,这回拿双百的人不多,她们两倒是出了回风头,考试后的颁奖典礼上,一人拿了一张奖状回去。
夏启明很骄傲地把它们贴在墙上,来个人就说一次。从上次不欢而散之后,钟莹就没来看过夏蹊了。但夏蹊偷听她爸聊天时知道,她妈和那个项天志大吵了一架之后就分开了。然后去她姥姥家那边。
夏蹊有一点点的难过,但她想,只要她妈妈能够不和那个项天志在一起,那她以后还是能和她妈妈和好的。
一月一号这天,夏蹊余多和夏启明,一起坐在张建国的家里,等着七点钟准时播放纪录片。
张建国和他老婆孩子也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他资历高,家人又多,单位分了一套大房子给他。他家自然也是有电视的,早就听说夏蹊她们参加了演出,现在要播放了,自然是要叫她们来看的。
随着一阵音乐响起,纪录片一些场景已经出现在了大家面前。因为取景都是在她们本县,所以大家伙看到自己熟悉的景物还都挺激动的。
“我的家乡,在这个群山环绕,碧水环抱的地方。这里,生活着我的家人……”随着一句句旁白的出现,画面中也出现了两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们背着绿绿的书包,扎着两个小羊角,在泥泞的路上光着脚丫,你追我赶,欢声笑语洒满了整条小路。
“哎哟,蹊蹊可真上镜啊,我瞧着比那谁谁都好看!多多也是!”张建国的老婆一拍大腿,叫了出来。
画面中的两个女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游戏,做什么都在一起,彼此眼神交流之时,都有那么一股子默契。
突然画面一转,音乐戛然而止,电视上出现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她的打扮依稀可以看出她是当面那两个小女孩的其中之一。她用手扶着身边的一棵老树,眼神充满了怀念。
在这时,画面又变了,两个小女孩出现在了火车站。一个被妈妈抱着上火车,另一个被抱着大哭挣扎,想要过去把她拉回来。上了火车的那个女孩也失声痛哭,从妈妈怀里挣扎下来之后,用力地抱住了那个女孩,然后把自己的项链摘下来给她带上。另一个小女孩就把自己的手链给了她,两人依依惜别。
画面转到了一条小路上,老人踩在平坦的水泥路上,眼神无比感伤。
到这里时,基本就没有夏蹊和余多的镜头了。下面的情节就是讲述这两个小女孩长大之后的一些事,从这些镜头里体现出家乡一天天的变化。
小女孩离开家乡之后,渐渐长大,面对大城市的繁华,心里却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那里的山水,想念住在那里的人,但被迫外出的她只有在午夜梦回时才能回到家乡,在她心中的家乡,还是以往的模样。
而在另一个女孩的眼里,家乡的变化却是巨大的,她也在遗憾,自己的小姐妹不能陪着她一起感受。
多年以后,老人回到故乡。因为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找到原来居住过的地方时,已经再也不复当年的模样,更别说当年和她一起住在这里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