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篮里的饭食还没用动用, 墨卷就已经答完,不是说绵里有多么在诗词一道上有什么天赋,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整个异世界作为后盾,小小诗词,她不需要构思,也不需要反复推敲词汇,所以对于别人来说时间紧迫的考试,于绵里来说,真是再简单不过。无事可做,又怕出去长姐受不住晕倒的绵里,将墨卷的名字等提好,就卷起来放置好,自己把双手一搭桌面就睡了起来,外面绵绵细雨,组成催眠的小曲,为绵里助眠。
当当当,绵里被中午停时用膳的提醒声惊起,拿着竹牌领了午膳,膳食官还算有心,特意给考生准备了汤饼,既有汤水,面条又好克化,巡检起来也方便。绵里在汤饼里还挑出一条肉丝,千万别小瞧这条肉丝,一碗一条,上千碗上千条,这起码得几只羊才行,现在国家建国也才二十多年,正处于百废待兴时期,肉食也是弥足珍贵,而牛肉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因事故病死或者老死的,因为主要用于农耕。
绵里挑了肉丝面条吃着,喝着汤,味道一般,膻味略重。等膳食官收了碗筷,绵里拿着帕巾擦了桌面,仔细地找了个姿势继续睡去。下午的雨下就有些急,风也大了许多,有些号房的挡板被风吹起来好几次,绵里中途也醒过来一次,后来在里面催生了细藤条缠上才好能安稳的睡去。
一觉睡到自然醒,考堂安安静静,除了屋檐往下滴水的嗒嗒声音,就只有纸卷翻动,磨墨的嗦嗦声。
突然铃铛声响起,左右的考生注视着巡检官,只见绵里被巡检官引着到县府等主考官面前。
县府大人捋着胡须笑到:“又是你!”
绵里连忙弓腰作揖:“大人,正是学生。”
县府大人点点头:“拿来我看看!
”他径自对着绵里伸出手。
绵里抬头看了眼衙役,那边的衙役目不斜视,绵里收拾好心情,上前几步,将自己的墨卷呈了上去。
学政离了自己的座位,往县府那边走了两步,只见墨卷上的字迹在书写时更显洒脱。“初春应发早。。。”学政念了一句,立时住声,抬眼看看绵里,想不到心胸如此开阔,学政和县府对视一眼,两人互相点点头,各自拿了笔,圈了一下,作为主副考官,两人在县试有提卷的权力,只要两人觉着这位考生的答卷在上上之选可以朱笔圈名,直接进入复选,最终定了名次,如果是成为举生,试卷可以直提礼部,算是通天之梯的第一步。
绵里曾经被自己的教书先生提点过,只是他们都不曾觉着原来的绵里有这种荣幸。绵里自己也是精神一震,连忙一揖到底,恳切的感谢道:“学生绵里谢两位大人抬爱!”
县府和学政相视一笑,这个童生还算识趣,学政开口:“这几日考试估计也是累了,尔回去和家人好好聚聚,安心等待放榜!”
绵里一脸激动的看着了两位主考官,嘴里应着:“是,大人,学生告退!”
县府挥挥手,绵里被巡检官送至门口:“恭喜小相公了!”
绵里赶忙回礼:“大人言重了!学生不敢当!”
巡检官笑着:“当的,当的,我就在安定县任主薄,姓高名义,小相公有事可以找我。”
绵里赶忙抱拳一礼:“如此就先谢过高主薄,学生石轩镇绵里。”
“奥?可是绵家染布坊的少东家?”高主薄问道。
“惭愧,惭愧。少东家乃是家姐,学生不事生产,真是惭愧!不日学生将去遂林村耕读。”
“哦!虽然家学渊源,但是小相公自有青云路,以后搞不好还需小相公提携在下几分。”高主薄明显开始烧冷灶。
绵里又与高主薄聊了几句,才告辞离开,看着高主薄离开,绵玉才走了过来,擦擦紧张的汗水,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几下自己的妹妹,才收了心一般说道:“累坏了吧?咱们先回客栈休息一晚,明日启程回家。”
“好的,阿姐,您安排就好!”绵里把考篮递给过来的小英,边跟着绵玉往自家马车走边回道。
两人上了马车,刚要回去,就听着马车外响起叫声:“绵学姐慢走!”
紧接着就听着疾步行走的声音传来,绵里侧头看过,就见永裴带着小书童小跑着过来。永裴到了近前,整理了下帽子衣襟,对着绵家姐妹拱手一礼:“绵大姐,绵学姐,小妹这厢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