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家染布坊的外来者_作者:月轮虚无(125)

2018-07-09 月轮虚无

  大玥国有句古话, 叫入文庙, 出县学,上青云路!这里的入文庙,指的就是县试中考上秀才的童生们, 在拜见主考官前要去文庙去祭拜,获得上古儒修承认读书人的资格, 这时还会给予儒子玉牌, 可以凭借着此玉牌到每个文庙的藏书宝阁中去借取据说含有浩然正气的书籍, 如果机缘大的人还可能凭借那本书籍一步登天,顿悟成儒修,整个家族也可以进为修士之家,只是这个几率千万分之一都没有。

  上院中,绵里一大早便被福管家叫起, 仔细的着了秀才服,着了秀才靴,又称文子靴,头戴青云帽。因为进了文庙祭拜后,各个秀才才算是半只脚踏入了仕途,相当于踏上了青云路,因此秀才帽的后面都绣有云秀图案,所以被命名为青云帽。

  “六爷这一身可真是俊秀的很。”福管家帮着绵里端着礼盒,看着小英帮着绵里束腰带,配挂饰,人就在旁边赞誉道。

  “呵呵,福姨言过了。你是没见到,我昨日刚刚结识的几位学兄学姐才是那丰神俊逸之人。”绵里笑着说。

  “听六爷这般说,老奴也想见识见识!我想夫人知道六爷结识了好友,一定高兴的很,等咱们绵府在县里置业后,那可得好好准备乔迁宴。”福管家在旁边说着。

  绵里疑问:“在这里置业?为何?”

  福管家笑着:“六爷,之后您要入县学,您给忘记了?来之前主子让我打听区所,已经有些眉目了。”

  绵里手一顿:“福姨不要忙活了,无论秋试是不是中举,我都会去遂林村暂住攻读,不会在县学太久。昨日我已经问过了,只要循例按时到县学参加定级考试就行,一旦中举,自动脱离县学进入贡院,所以福姨你不用忙碌。”

  “可是六爷,这是大小姐交代的。”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小英说道。

  绵里挥挥手:“刚刚分家,万事待兴,花费也大,多一座宅院只是死物,还是用在该用的地方。福姨,你帮我回了大姐,自家姊妹,不用这般客气。”

  福管家看着已经渐有威仪的绵里,自然的叉手行礼:“诺,奴这就去办。”

  绵里看着福管家,满意的点头:“福姨不急,都去看看祭拜文庙吧,也松快下。”

  福管家笑裂了嘴:“是啊,老奴也沾沾六爷身上的喜气,您可是文曲星呢!”

  绵里摆摆手,仔细的感受了下着装没有什么问题,绵里才肃着脸走出了院落。店小二和店家早早的候在外面,见了绵里出来齐声恭贺,绵里笑着拱拱手,然后矮身上了福管家新置办的软轿。轿子在前面走,小英陪在轿子侧,福管家则上了绵家的马车,一行人往文庙行去。

  县里的文庙就建在县学附近,也算是依山傍水。因着时日久远,它附近也建了规模宏大的学府,这些学府平时不只是用来给当地的学子提供读书的地方,也用来接待外地来游学的学子。大玥国建国以来,一直重视教育,对学府的修缮也是五年一次,所以学府地段都很是繁荣。书店、脚铺、布庄、食铺等应有尽有,只是都在外围。而绵里进入文庙后,绵家家仆就可以逛逛周围的店铺,等开始祭拜文庙了,他们也可以进入比较高的地段进行观景,在这里叫做接福。

  大玥国的入文庙,是一个对于学子来说相当庄重的仪式,在祭拜的时候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据说会有感应,如果出现不敬,不只是学子本身被削掉学籍,家族也会被惩罚。

  绵里下了轿子,步行进入文庙,周围的百姓看着了绵里的着装,都纷纷让路,有那大胆的痣女或者痣子,会笑着跟身边的同伴交头接耳的议论下这个秀才公好是俊俏,有时旁边的老人会笑着说让他们家人帮着问问,去结亲,然后旁边会有欢笑,绵里耳目聪颖,听得清楚,这时都会一笑而过,会让外围的笑声再大几分,有些庙会的样子,一时间绵里紧张的心情稍有缓解。

  到了文庙跟前,就见永裴和几个同场学子袖着手站着等待学政官,远远看着绵里走过来,永裴取笑道:“绵妹妹,你过来的笑声可是不小,不知道受多少人青睐呢。”

  绵里不慌不忙的正正衣冠:“受多少人青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应该比永姐姐少那么百十来个。”

  旁边的一个白面嘴角带痣的人的笑开了怀,嗓门有些大:“永学妹,还能有人如此调侃你,也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