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的家养皇后_作者:江南魂姑娘(269)

  皇帝陛下顿了顿,离开了这个可怜小考生的旁边,来到了他前一位的考生身边。

  这位考生长得俊朗温润,年纪二十有六,在众考生中算是年轻的了。他之前的考卷皇帝也看过,对此人很是赞赏,若是不出意外,此人将为探花。

  未来探花郎行笔如云,洋洋洒洒。打好腹稿之后,胸有成竹地挥洒而出。即便皇帝陛下长久停留在他身边,也不见他有什么紧张的情绪。

  周围诸位共同监考的大人不由得露出赞许的神色。

  午时初,殿试结束,陛下设御宴。午膳结束,皇帝陛下与诸位大人亲自批改考卷,贡士们战战兢兢地在下首等待。

  大晏的殿试规矩与别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别,比如批改考卷这一点。大晏是考完直接批改,由太监总管封住姓名等,然后十位大人传阅批复。

  而且大晏的科举也比一般的要难,一期贡士只有百人,殿试上脱颖而出的进士更是少得只有二十人。

  百名贡士共有百张试卷,一人分十张。批复完相互交换,直到所有试卷皆批复结束。

  一共有五种记号,代表不同的分值,每次批改完之后,批阅人画上一个记号。最后太监总管统计十个记号,将试卷按照分值一一呈给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看的话就很快了,他只需要细看前三十张便可,后面七十章匆匆扫一眼。

  皇帝陛下很信任自己选出的阅卷大臣,大臣们也没有让他失望。批改试卷的速度非常快,但并没有错漏。

  一直从午时正批改到申时正,皇帝陛下才拟定了前三甲。

  一甲进士三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出身七人,三甲同进士十人,剩下的七十人落第。

  皇帝陛下选出一甲之后并没有急着定下三人的名次,毕竟按道理来说探花要是长得最好看的,所以皇帝陛下先拆了名字上的蜡封,在太监总管的指点下认出了这三人分别是谁。

  这样,才好选定三人各自是什么名次。

  下方的众人见陛下眼神往下扫,立刻站得更挺直了,不敢乱动。

  皇帝将之前就想定为探花的那一位试卷放在了最上头,这人果然进了前三。看来今年的探花郎终于拿得出手了,不再和往年一样是糟老头子或者中年大叔。

  皇帝陛下心情愉悦了一些,先让太监总管宣布了三甲,然后又宣布二甲。

  听到自己名字的人长出一口气,虽然二甲三甲听着没有一甲好听,但在大晏,三甲可不是什么安慰奖。大晏只要是进士出身,都前途无量,尤其是现任陛下当政时期。

  有些消息灵通的人,不由得看向那位俊美的男子。

  听说这位乡试时是解元,此前会试之时又得了会元。众人并不觉得他落第了,只觉得他应当入了一甲。但具体是哪个位置,可不好说。

  如果得了状元,便是三元及第,光耀门楣。然而听闻当今陛下并不注重这种“好兆头”,所以可能不会为了凑个三元及第特意让他当个状元。

  ——就比如现在,皇帝陛下为了探花郎能拿得出手,硬生生想给人安排成探花。

  二甲的名单宣布完,一甲由皇帝亲自颁布。他拿起试卷,刚想说什么,外头突然传来通报声,一派喜气洋洋。

  “启禀陛下,贵妃娘娘诞下了一位皇子!”

  皇帝陛下刚提起的气顿时堵在了嗓子眼,咳了两声之后,挥挥手让报信的小太监一边去,自己先把殿试结果宣布了。

  然后一张口,下意识照着试卷上的名字念道:“一甲状元,谢凌风。”

  说完,他自己傻了。

  俊美男子谢凌峰宠辱不惊,跪地谢恩。

  不小心口误的皇帝陛下:“......”

  都怪自己刚刚把谢凌风的试卷放在了第一个,然后又下意识从状元开始颁布。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好像......不能反悔了......

  傅砚君当政时期的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光荣诞生。而原本的状元自然是成了榜眼,而榜眼成了探花。

  说实在的,榜眼和探花长得都有些老。虽然不至于抱歉,但和状元郎一比,就显得有些惨不忍睹。可今年的探花再次名不副实之后,京城里小道消息怕是要变成“皇帝陛下可能审美有问题”了。

  是的不用怀疑,会传这种小道消息的,就是凤仪宫和蒹葭宫的那群人。尤其是带头的某贵妃,简直面目可憎。

  殿试名次宣布之后,这次的科举也就彻底落幕了。皇帝陛下丢下一堆新鲜出炉的进士,带着小太监去了蒹葭宫,而大臣们恭贺陛下喜得贵子之后,也都识趣地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