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天下GL_作者:何处繁华笙箫默(256)

  买也好,抢也好,反正,迟早都是他的,现在用来说说,又有何不可呢?

  虽然不明白自己买的枪/头为何与楚宁麾下如今用的不同,但没关系,反正那准是好东西。

  “前面说的,仅是主力悍卒和老卒的装备。”高志敏将一众惊羡收入眼底,收起心中有些失控的情绪,继续说道:“三千新卒,皆备藤甲一副,环首铁刀一柄,另有藤牌一千五百面,铁枪两百支,铁矛两百支,杂弓六十副,臂张弩十二副,踏/弩八副。”

  藤甲、藤牌和铁枪、铁刀、铁矛都是东莱武库里面的存货,而杂弓、臂张弩和踏/弩,则是高志敏的私货。

  如此一来,不论这些武械武备的质量如何,单是数量便听着已惊人,更何况刀枪等武器基本为铁制——要知道,在场许多将官麾下,都还拿着铜制的老旧武器。

  至少,从武械装备的数量上听起来,这东莱军完全足够称之为精兵。

  在场诸多将官看着高志敏,心中火热无比。

  作者有话要说:  蓟城的位置,大概就是现在的帝都那附近。

  踏/弩两个字竟然也要被:口……

  第092章

  高志敏的努力并没白费, 次日一早, 东莱军便得到了调令——前往狐苏县, 支援败军守将萧鸿飞护守傍海道。

  从幽州通往辽西, 有三条路可以走,其一是平刚道, 其二是无终道,其三便是傍海道。

  平刚道是战国时期就有的古道, 由蓟城向东北方行两百余里, 出渔阳郡北口关城, 翻燕山,过了白檀县便到了北平郡治平刚城, 若由平刚城向北行使, 便可直抵鲜卑乌候秦水,而由平刚城继续向东,便是到辽西柳城、临渝、交黎和郡城。

  而无终道的存在比战国更久, 早在春秋时期,便是中原通往辽西辽东等地的天然通道, 自无终县一路向东, 抵达辽西肥如县, 再沿着县内的玄水河岸往东北行,穿过燕山山脉行至渝水东源,再顺着渝河便可走抵达辽西柳城、临渝等地。

  傍海道在无终道的更东边,自碣石顺着封大水河北上,过辽西文成县, 经狐苏县,便可抵柳城。

  但在如今,平刚和无终两条古道都逐渐被人遗忘荒废,通行者甚少,只有傍海道才是通往辽西辽东的首要道路。究其根由,乃因当初秦始皇修驰道时,直接从咸阳修到了蓟城,过无终县,直抵碣石。

  走驰道宽阔平坦的直道,当然要比穿越崇山峻岭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走到碣石之后再沿河北上,基本算是绕过了燕山山脉,即使有山,亦没有那般险阻。

  三条道各经数县数城,有坦途亦有崎岖,而在这三条道路的两头,也各有一座要城。

  无终县是蓟城与辽西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但无终县城池并不高大雄伟,四周地势也极为平坦,如若鲜卑的骑兵杀将过来,则完全不必费力攻城,只需绕过,便可直接兵临蓟城门下。

  因此,无终县前面四百余里、柳城南面不过几十里的狐苏县,在此时的战略意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但极为重要,却并不一定是最重要,因此,对于顾文雄将东莱军调往狐苏县支援败军的决定,高志敏并不满意,他参加了昨天的军议,清楚的知道,顾文雄将最重要的战场放在了平刚和无终两道。

  大庆永威二十三年五月初六,高志敏率着五千东莱军押着五千石粮食抵达狐苏县,与萧鸿飞的败军顺利相会,

  一直忙得焦头烂额的萧鸿飞亲自接恰了东莱援军,但在得知援军只有区区五千人时,他在初喜之余,任然难掩面上失望之色——援军来得太少了,顾文雄大将军果然没有将狐苏县视作战略要地,竟然将这个年轻的女将军都派了过来。

  时至今日,即使是他们这边军,也已经得到了朝廷传出的消息,也知道了这个‘昭义将军’是个什么来由。

  太年轻了,而且还是个用钱买来的将位……

  萧鸿飞挽缰而望,居高打量着楚宁。

  因为远在辽西,在之前得到消息,他便下意识想到了传说听的白衣云侯,也打心里认为,这位女将至少双十年华,可没想到,现如今得到的确切消息,竟不足二九之年岁。

  这么年轻,又是女将,且还是花钱买来的将位,当真堪用么?

  心里如此想着,萧鸿飞将目光投向了楚宁身后的部众——这千余部众皆身着黑色紧袖武服,每人都背着一个同样的大包袱,手中握着长/枪,傲然挺立,看着端是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