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之事,古来有之,乃万人称颂之善举,但设关立卡收费,却与善相佐,当为恶行。”薛老县尊朗声道:“请问无晦姑娘,黄县之政,当算作善政,亦或是恶政?”
白夙毫不犹豫道:“善政。”
“善在何处?”
“去年黄县贼寇横行,百姓家无余财,今年春种也才下地不久,颗粒无收,如若没有蓬莱大道的路费挪用支撑,百姓该如何才能交齐春税?”
“然而,路费从何而来?与往年令吏强行收税又有何异?”薛老县尊毫不留情,拂袖怒道:“敲骨吸髓也!”
“老县尊此话差矣!”白夙神色冷静,语声虽然慢,却掷地有声:“蓬莱大道不收普通百姓的步行费,故当不得‘敲骨吸髓’之语。”
“在下赵宣,不夜县县令。”另外一位县尊突然出声,自报身份后,问道:“难道在黄县,商贾富户便不算得普通百姓?便该遭受盘剥?”
“赵县尊,无晦亦是商贾。”白夙道:“但无晦从来不曾觉得,交纳路费便是盘剥。至于大族富户……区区数十文钱,不敌他们一套华裳,一餐膳食,如何算得盘剥?”
赵宣立刻便抓住了白夙话语上的漏洞,反击道:“算不得盘剥,便是善政?”
“非也!”白夙道:“在无晦看来,只要能够让百姓得利之政,便是善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倘若为了这区区几十文钱,便将朝廷的仁义置于不顾,即使百姓获得蝇头小利,也当为恶政。”
听到此,白夙心中透彻,这些人并不仅仅只是要考验她,而是在拿她作筏,把话话给蒋郡守听。
大族富户自己修路设卡收费,此事并不稀奇,甚至许多皇亲贵胄,也会随意拦路设障捞钱,可看这蒋郡守的意思,竟似想在整个东莱都行此法,这便让郡里的大族富户们沉不住气了,因为,这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东莱十七县,如果每个县都像黄县这般收费,交钱最多的便是他们,因为普通百姓无马无车,也根本就用不着去太远的地方。
所以,赵宣此话虽然扯上了朝廷,但白夙心中清楚,他这是在替大族富户们探路。
作者有话要说: 感冒终于好些了,先赶了一章出来。
第109章
蓬莱大道为什么修得这么顺利?为什么说收费就收费, 为什么没有人抵抗?
究其缘由, 除了白夙和楚宁是出钱的金主之外, 便是因为卫民军拳头够硬, 黄县如今也已经没有什么大族富户,新生的小商贾和平民百姓, 都是蓬莱大道的直接获益人,他们自然不会反抗。
其他县里的情况却与黄县不同, 大族富户占据了最多的土地, 拥有最多的人口, 享受着最多的资源,一旦新道设卡收费, 他们不但不能享受到其中利益, 甚至还要直接往外掏钱,自然是要强烈反对的。
正是因此,蒋郡守招集了一众县令, 议了几天,也没能议出个方案来。而今天, 表面上是谈论善政或是恶政, 实则是在逼蒋郡守表态——要么放弃修路计划, 要么,给大族富户们足够的益利。
蒋郡守也是个心思精明的人,所以,在听了一会善政恶政论之后,就知道今天的议论该到此为止。
等赵宣等人告退后, 蒋郡守把王逸和白夙二人留了下来,问道:“无晦,你觉得此事可行否?如若可行,将耗资多少?”
“回使君的话。”因为有外人在场,白夙与蒋郡守并没以师兄妹相称,一如先前那般应对:“无晦觉得,此事不可行。”
“为何?”
“我东莱郡大小十七县,东起不夜县,西至郡城,延绵数百里之遥,若要修建全新道路,所耗费的民力与财物,单凭郡府库银,根本就无法支撑。”白夙解释道:“黄县所修的蓬莱大道,并不仅仅只是挖平压实,早在修建之初,我们的目标便已经定下,须必走得了载重二十石的四轮车。”
卫民军的匠作司早就在研究这种马车,只要这种马车能够研制成功,那么白家商队以后运输方面,就可以节省很多成本,这才是白夙费这么多心思和财物来修这条路的根本目的,至于设收路费,这只是楚宁捣腾出来给县衙增收的法子,白夙并不差这么点钱,也没放在心上。
“不论如何,新道还是要修的。”蒋郡守只好妥协道:“如若他们愿意出全部耗资,拿出几成利润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