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奇怪,当日狐苏一战,多依弩/箭之力,而我又以有心算无心,出基不意之下,自然能够取得那么高的伤亡。”
萧鸿飞闻言,若有所思,道:“楚昭义的意思,是说卫民军几次出手,已经引起了鲜卑兵的防备?”
“至少,我感觉慕容护……似乎已经有了克制卫民军的方法。”楚宁苦笑道:“如果我所料不差,今日那支段部兵,就是被慕容护当枪使,派来试探卫民军的。”
毕竟,卫民军的缺陷实在太过明显,拿去虐虐菜唬唬人还行,放到慕容护这等沙场老将面前来,不肖几阵,便会被瞧出破绽来,便是萧鸿飞,只怕心里也是有数的。
萧鸿飞点点头,没再继续深问,毕竟每个将领麾下的士卒和战术,都有所差异,他只需了解便好,不需要去打听更多的东西。
“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出现在卫民军的三/棱/枪上。”萧鸿飞不问,但楚宁还是适当坦诚,继续说道:“这种棱/枪的前端极为尖锐,拥有极其出色的破甲能力,便是朝廷的制式铁甲,在它面前,也如捅破纸笺一般轻易……但它不比刀剑,容易造成表面创伤,能够迅速让敌人失去战斗力……特别是,没有伤到要害的时候。”
“这么说来,三/棱/枪的破甲能力虽然出色,伤杀伤力却不如刀剑?”萧鸿飞想起当初在楚宁手中买了五千枪头,此刻听来,不禁略显失望:“杀伤力不强的武器,于战场又有何用?毕竟鲜卑兵不是庆军,有各式盔甲……”
在萧鸿飞看来,只有能够迅速让敌人失去战力的武械,才最适合用于战场——比如楚宁的那三十架伏远弩车,可着实让他眼谗,跟楚宁赖了多少次,楚宁也不愿意分出几架卖给他。
“萧将军此言,老身并不赞同。”
燕夫人方才率军赶回来,听说大战已休,便让燕凌戈和李睿先去安置军队和战利品,自己先行找到楚宁和萧鸿飞。
见得来人,萧鸿飞连忙恭敬道:“还请燕夫人指教。”
“鲜卑不可轻视。”燕夫人连甲胄都没卸下,入得帐来,按剑威严道:“自去岁以来,鲜卑连下乐浪、玄菟、辽东三郡……如今连辽西也大半落于其手,你等且想想,这四郡除了被掠劫的粮食和人口之外,兵械甲胄都去了哪里?”
萧鸿飞尴尬的咳嗽道:“辽西的兵械甲胄,基本都在忠武军手里。”
“玄菟、乐浪与辽东三郡呢?”燕夫人道:“先夫东征后,朝廷在这三郡之地,共设六部都尉,驻兵六万有余……如今这些兵卒战亡的战亡,溃逃的溃逃,可兵械甲胄,都去了哪里?”
不论这些兵卒是战亡还是溃逃,肯定带不走大量的兵械甲胄,即使是战场损毁,也不可能将几万边军所配备的军械,全部毁坏。
“当年,先夫东征之前,在帝君的大力支持下,以倾国之力,耗费多年——铸铁甲八千,制强/弓一万三千余副,角/弓/弩五千把,单/弓/弩五千把,大黄弩三千把,战船五百艘,训精骑七万有余!”
听得此言,楚宁与萧鸿飞同时面色巨变,又听燕夫人继续说道:“东征之后,朝中谣言四起,先夫受陷身亡……然而,这些兵械甲胄,却至今下落不明,你等可想过,这其中因由?”
“大黄弩?!!!”没待燕夫人继续说下去,也没待萧鸿飞说话,楚宁倒吸一口凉气,急急问道:“可是前朝飞将军李广所射杀匈奴所用的大黄弩?”
前朝飞将军李广,名震匈奴,以区区数千名士卒,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战至兵甲尽损,箭矢尽没,铸就了一段传颂千年的铁血传说。
燕夫人回道:“正是!”
楚宁顿时面如土色——传说中的大黄弩!超时代的大杀器,跟它比起来,匠作司现在制作的角/弓/弩,简直就弱成了渣渣!
在前世的时候,楚宁混际于历史和军事论坛的时,就看到过无数汉朝粉,在吹虚大黄弩的厉害——据说,其射能够达到四百米左右。
忠武军的单/弓/弩最大射程不过两百米,匠作司现在制作的角/弓/弩,在改进箭支之后,射程也不过才仅仅两百五十米,而大黄弩的射程,几乎达到了单/弓/弩的两倍!——要知道,鼎鼎有名的AK-47的有效射程,也不过才三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