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得你们!难道就站着让她们射杀?”
渊太离大怒,直接斩了那个小头目,不顾劝阻,决定去乌骨城去会一会那些女兵将,毕竟早就已经与辽东结下了仇,再不趁这机会,等辽东回过头来,肯定会来收拾高句丽。
没过两天,渊太离的率大军赶到乌骨城下,果然看见到乌鸦鸦一大片辽东军正在等着他们的到来,渊太离大致算了算,发现之前斩的那个小头目果然谎报军情,什么辽东全民皆兵?根本就是手里没兵了,所以才会派女人出来守城。
区区几千女人,穿着盔甲拿着弓.弩,挎着刀剑又如何?女人就是女人,天生力弱不适合战场,让她们来守城,根本就是送死!
渊太离看清敌情后,很快便下令敲响战鼓,列阵出击,他不相信,自己三万多大军,竟拿不下这区区七八千女人!
然而,渊太离很快便发现,自己委实有些小瞧,因为在他整军列阵时,这些女人面前,有人跑马横过,拉起了数道铁丝网。
这些铁丝网呈圆型,约莫半人高,既容易跳过跨过,也不能轻易砍断移除,仿若一条条带刺的铁腹蛇横卧在前,虽然不能阻挡高句丽的弓.弩射击,却能阻止兵将冲杀过去近身博杀,而被拦在铁丝网外的高句丽将士,就像箭靶子似的,一阵箭雨落下,就倒下一大片。
没办法,渊太离只能让刀兵和箭兵和枪兵后撤,高句丽的弓兵和弩.兵上前与对方互射,却没料想到,一个转身间,自己的军队的两侧也被拉起了铁丝网,紧接着对方阵型就开始向两侧延伸,仿若夜空弦月,同时展开了左右侧翼攻击。
三面同时受到攻击,辽东军的弩.箭杀伤范围大增,高句丽这边即使摆出盾阵,但在辽东军的重.弩和箭雨面前,也只是徒然挣扎。
恐怖的死伤率,让排在阵形中后的士兵完全失去向前冲杀的勇气,很快便无视渊太离的命令,开始往后溃逃……
这是卫民军的铁网弓.弩战术第一次面世,后世历史学家和军事家在研究这段历史和这场战争时,将之称为燕氏战术,总结道——燕氏战术的出现,终结了冷兵器时代大规模列阵冲杀战斗史,直线提高了冷兵战斗的伤亡率和残酷性。
根据九州政权的记载,此战卫民军总共参战员不足八千人,但阵斩却高达两万四千余--也就是说,高句丽的军队在这一战里伤亡高达五成以上。
这么高的伤亡率,对于冷兵器战争而言,除了杀俘杀降之外,几乎高得让人不敢置信,甚至有不少的后世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辽东系为了与天下群雄争锋,故意夸大伤亡,以军威震慑世人。
除此之外,这一战因参战者多为女兵,也常被后世的女权主义者拿讨论,称这一战为--华夏女性的崛起之战!
正是因为大量女性走上战场,参加了战争,掌握了军权与政权,才会在新朝孕育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才会在短短百余年后,新楚朝正式更改宪法,文明宣示天下--男女平等!
辽东的防守战虽然胜利,但在苏明月投降后,卫民军对慕容燕国的战争进度并不顺利。
慕容燕国多为骑兵,机动能力强,走到哪里抢到哪里便吃到哪里,没什么后顾之忧,光是不停的跑,便将卫民军的步兵拉入了被动局面。
双方约摸僵持了半年,这样的局面才得以改善,因为卫民军的战术不再以攻城为目的,而是以司级兵力为战斗单位,分散在上党、太原、代郡等地,配合燕氏战术,展开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杀伤和歼灭为目的的游击。
这场辽东与燕国的战争,前后总共打了将近三年,最终燕国的军队被辽东一点一点啃杀得不足五万,在失去了上党、太原、代郡三地后,伪燕也失去了兵源,只能将所有军队调回驻守晋阳城,准备与卫民军展开最后决战。
八月初七上午,晋阳城吹响了预警战争的号角,主力部队全部登上城严以待阵,慕容云戟身披甲胄,腰挎战刀,神色肃穆的登上点将台,却见台下的柔然军只是稀稀落落的站了些人。
“号角已过三响,为何将士还没到齐?”
“回大将军的话。”侍立在旁的副苦笑道:“将士们已经三月未曾饱食……早就饿得拿不起刀剑……”
“百姓们呢?”慕容云戟又问:“可还有将士骚.扰百姓?”
副将心中一颤,连忙道:“百姓们……都很好,自从大将军下令禁止抢掠百姓之后,将士们便再也未曾违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