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鱼肉_作者:宁远(652)

2018-06-22 宁远

  甄文君将他扶起来:“你我乃是旧友,何必行此大礼。”

  当初的白面儒生如今已是满脸乱糟糟的胡渣,刚从战乱中捡回一条命,颇为狼狈。见甄文君明丽秀挺,看上去长大了成熟了,自有一份乱世之中的从容,十分难得,让林阅感叹不已。

  林阅已经娶妻生子,对甄文君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只是提了提当年在汝宁卫府她唱“新嫁衣”时的趣事。回首往日再看今日,一国都城被胡贼所占,浮生若寄,得失荣枯转眼即逝。国破家亡,不知日后该如何是好,林阅非常迷茫。

  甄文君却是全然不同的想法。

  诏武五年,是她走出人生迷雾的一年。

  在纷杂的人世间她却前所未有地看清了前路,清晰地明白自己将会用怎样的步伐,走向何方。

  李封登基的事情自然传到了怀扬。关训和姜妄都在笑谈说每次都以为卫子卓会发狠招,每一次她不仅发出了狠招还发出了绝招,招招超出想象。据说她当着临安王的面将李延意的遗诏烧了,只怕古往今来敢做这种事的只有她一人——偏偏没人能奈何得了这狂妄之徒。

  甄文君在旁只听并不发言。

  自上次平苍一别,两人已经有数月没有见面,都在埋头专心谋划自己的事。

  四季更迭转眼又是一秋。距离远了,曾经熟悉的那个人所做之事通过别人之口知晓,感觉分外奇妙,像是看见了不同的样貌的她,所有的习以为常都难免重新回味。

  卫庭煦送给她的人偶一直都有携带在身边,这些年奔波下来木偶还很结实,磨损在所难免,脸上的小小笑容已经看不见,只剩下个光秃秃的木壳。

  明月夜,甄文君独自倒了一杯酒,没叫步阶也没叫关训,在花园中独酌。

  指腹滑过人偶,感受上面的每一道磨损。当初卫庭煦做这人偶时是用心的,连身长比例都很写实,是个十岁出头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孩儿样。

  这是曾经的自己。

  来怀扬大半年的时光,住在这处府邸,比汝宁的宽阔富丽许多。植被茂盛,泉水潺潺,在家中就能拥有一座小小森林。且怀扬四季如春,除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外几乎没有缺点。

  她喜欢这儿,可这儿不是她的家。

  绥川不是她的家骨伦草原也不是,怀扬虽好,依旧没有家的归属感。

  说到“家”,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卓君府”,她和卫庭煦携手打造的“家”。

  用心装饰,花了很多心思的府邸,只怕也变成了一堆废墟了吧。

  阿母亦没有下落,她和卫庭煦将何去何从也……

  “妹妹!文君妹妹!”

  朱毛三的粗嗓子立即将甄文君的思绪震了个粉碎,她将木偶放入怀中,问道:

  “朱大哥何事惊慌。”

  “信!”朱毛三将一根封得严严实实的竹筒递给她,加了一句,“从平苍送来的快信!”

  听到“平苍”二字甄文君难掩惊喜之色,当她接过竹筒时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将信展开读过之后难免想到关训和姜妄对卫庭煦的评价——每一次她都能超出想象。

  甄文君知道幼帝在平苍登基正是因为国都被占,实属无奈。只要幼帝还在平苍便会落人闲话,卫家有挟持天子的嫌疑。卫庭煦为了自身清白也好,为了幼帝能够更加名正言顺也罢,自然是要将幼帝送回汝宁的。一旦夺回汝宁扶持天子回归都城,还有什么是卫庭煦得不到的吗?

  卫庭煦这封信写得颇为诚恳,对自己的野心也毫不隐藏。她想和甄文君结盟,想要与她一块儿打回汝宁,斩除贼子洗刷屈辱,让所有大聿百姓看见这个国家的希望,看见生存下去的可能。

  “阿穹已被接回卫府,一切安好,文君勿念。吾之志向正是人人平权中枢稳定,更愿民安物阜时和岁丰。望与君共创盛世。”

  这几句话若是被别人看见只怕是谋逆的大罪,她完全信任甄文君,将所有想法甚至行动路线都一一告知。

  甄文君将信烧了。

  “朱大哥,咱们现在手中兵马一共有多少?”

  “一共吗?全部加在一块儿大概能有十八万。”

  “再招募一次,我需要二十五万。”

  “这……只怕一时有些难呐!”

  “若是简单又何须劳烦朱大哥?相信朱大哥肯定有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