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_作者:若花辞树(10)

2018-05-26 若花辞树

  亲王大婚,自有仪典,但仪典之外,亦有不少需斟酌的,小到请帖上的纹样,大到成亲当日的防卫,不单是礼部,连同巡察京中治安的金吾卫也跟着左右奔走,唯恐有什么没眼色的,在殿下成亲当日,冲撞了王驾。

  相比之下,将做新婿的汉王殿下倒显得清闲。

  夏日过去,凉秋初至,冰酪吃不得了。汉王大是遗憾,但想到她即将要有王妃了,相比之下,不能吃冰酪也算不得什么了。毕竟来年夏日,冰酪还可再做,但王妃是一直都有不能退的。

  汉王并不讨厌太常之女,若是不做王妃,她还是很喜欢她的,她赠与的那佩囊很好用。这样灵的佩囊,她也肯赠与她,可见是个很好的人。

  可惜,她要做她的王妃。

  斗转星移,时日过得飞快,大婚之日愈近,汉王殿下便愈紧张。

  深秋之际,严冷初现。连续数日冷雨之后,这日天气格外好。天空广阔高远,阳光温暖和煦,京中仿佛挥去了权柄纷争带来的冷酷,裹上一层金黄的温存。

  汉王一早起身,便换上礼服。

  朝廷有制,士人成婚,多以爵弁服。天子、太子、王等皇族子弟,则着衮冕。

  九旒之冕,华组之缨。衮服缂丝所制,用玄色,黑衣纁裳,绣九章纹,腰间用大带,瑜玉双佩。右边还悬长剑,英气非常。

  汉王甚少穿得这样隆重,颇有些不适。她不大敢乱动,她一动,平天冠上的旒珠便会跟着晃动,显得很不庄重。故而她一整日皆是规行矩步,仪态端方。

  至黄昏,汉王前往太常府上迎亲。

  礼乐声起,笙鼓雅乐。

  这日每时每刻都有讲究,礼官骑在马上,一路跟随,几时登门,几时接得新妇,新人几时出发,皆有讲究,半刻都误不得。

  汉王迎到王妃,登车往王府。

  王府中早已是宾朋满座。新人一到,满堂喝彩。

  汉王颇有些紧张,她牵着红绸的一端,引着王妃朝前,步入堂中。王妃由侍女扶着,一步步朝前,跟随汉王之后。

  婚礼繁琐,愈是高贵的人家,越是尊崇古礼,拜天地,入新房,对席而坐,同牢共食,一步步下来,半点都不能出错。

  婚礼,总是喜庆热闹的,男男女女,皆面带笑意,喝彩之声不断,般配之语,间或入耳。

  汉王听得羞红了脸 ,她偷偷瞄一眼身边的女子,那人的容颜遮挡在盖头之下,看不见是什么神色。汉王不由猜想,宾朋口称般配,不知她听到了不曾。

  直到仪典毕,已是明灯高悬,入夜时分。

  筵席已陈,丝竹已响。新妇留在新房,新婿要往前堂,招呼宾朋。

  洞房花烛,人生得意之时。往往这日,新郎都要受一番刁难的。幸好汉王虽年少,但这满堂公卿,无一人能在品衔上压过她,唯有几名宗亲长辈,借着辈分,多劝了她几杯。余者多是上前来恭贺一声,饮上一杯,便算过了。

  饶是如此,汉王也饮了不少。

  直到从宴上退下,汉王脑袋已经有些昏沉了。

  家令唯恐殿下饮醉,早早令人备下醒酒汤,等在新房外。

  深秋夜寒,汉王胃中火灼一般的烫,面上却又觉得贴了冰般冷,她接过玉碗,一气饮尽了,方皱起小脸,低声道:“真是难喝。”

  侍从赔笑道:“殿下,醒酒汤都是一个味儿的。”苦、酸,还有些呛人。一碗下去,便可使人清醒不少。

  汉王敛下眼睑,不再言语,她转头看了一眼,只见寝殿房门紧闭,里面灯火通明。

  门外秋意萧瑟,门内暖意融融,犹如出于不同时令中。

  室中侍女林立,一见殿下进来,皆显了笑意。汉王紧张极了,她往里看去,只见床榻上,新妇端坐。

  她静静地坐在那处,兴许是听闻声响,她动了一下,遮面的盖头随着微微一漾,汉王的心,仿佛也跟着漾了一下。

  她缓缓走向前去,在王妃对面坐下。

  王妃半遮在衣袖下的双手捏紧了。

  汉王暗暗吸一口气,壮了壮胆色,倾身上前,掀开了盖头。

  二人四目相接,汉王感觉到方才漾了一下的心,突然跳动得快了。

  王妃今日不是那日亭中素雅的模样了。她身着与汉王同样庄重的礼服,妆容端庄,身姿娴雅,连微微抬首望过来的目光,皆是温婉到极致。

  礼服厚重,自成一派大气,王妃气质温柔,竟与凝重端严的礼服毫不相冲,她生生将这反复高贵的服色穿出唯有她才有的气韵,如水般温柔,如山般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