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_作者:若花辞树(136)

2018-05-26 若花辞树

  可汉王怎么都舍不得王妃,这些话她藏在心中,不曾说出口,她只是待王妃加倍的好,半刻也不愿与王妃分离。

  她还是如年少时那般,爱看话本,爱下棋,爱作画,爱佳肴珍馐,爱与王妃赏花赏景。她觉得自己不好看了,可一对上王妃凝视她的目光,她又觉得自己兴许仍存留了年少时的风采。

  王妃的眼中只有她,如她曾在她耳畔低语的那般,她只在意她,她甚至与她一样,也幻化出苍老的模样,与她一同变老,始终与她相配。

  凡人总走不脱生离死别。

  终于,最后的时刻来临,汉王也即将老去,她既觉不舍,又想阿瑶陪了她一辈子啦,她该去做自己的事了。

  她为阿瑶攒了许多功德,王妃祠至今仍香火不断,她早年就与陛下说好了,待她薨后,汉王府不收归朝廷,仍旧留着,倘若王妃想她,也可旧地重游。

  可她还是希望王妃不想她,岁月无尽,她已不在了,若是想她,该多刻骨心痛。

  汉王躺在王妃怀中,她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王妃已变回原本的面貌,温婉、美貌,是她再看上一辈子都不会厌的模样,汉王望着王妃,眷恋无限。

  她当知足了,这么好的王妃,陪了她一生一世。

  “阿瑶。”汉王握住王妃的手。

  王妃温声道:“我在。”

  汉王与她年轻时一样,善良、简单,她道:“能与你相守一世,我已知足了,来生,别来寻我。”

  王妃点头:“好。”

  汉王弯弯眼睛,王妃答应了,她很高兴。眼中有泪聚拢,神志逐渐剥离,汉王缓缓合上眼,眼角泪水滑落,滴在王妃的手上,她靠在王妃怀中,没了气息。

  王妃抱紧了汉王,在她耳边,犹如她还能听到那般,温柔道:“殿下,你忘了,这已是我们的第二世了。”

  作者有话要说:

  许多小可爱都猜到了,她们是有前世的。

  汉王的前世,还是汉王。看过《春如旧》的话,应该有印象,濮阳,也就是本文的皇帝,是重生的。

  汉王与王妃的前世,就是重生前的那一世。

  大家不要伤感,下一章就是汉王与王妃初次见面。

  第六十七章

  一年一度桃花盛放之时。

  京郊广平寺花时稍迟, 待山下百花开败, 寺后那满园桃花方灼灼绽放。自远处望来, 桃花层层染染, 犹如满天云霞,又如织锦云帛, 美艳绝伦。

  一千年前,桃妖君瑶修行达一瓶颈, 难以进益, 便出山游历, 欲以凡人悲欢,促己心之道。她一路游历, 或翻山越岭, 或穿越人群,皆是随心所欲,目光所及之处, 无不可去。

  一日,她逐一在人间兴风作浪的兔子精至此地。彼时此地尚是一荒山, 人迹罕至, 禽兽遍布山林。君瑶察觉此处势随峰起, 秀林葱郁,气顺脉畅,乃是深俱佛荫的风水,便在此地扎根,体悟佛法, 修得佛缘。

  一千年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凡间兴衰不知几度更替,人迹罕至的荒山旁建起城郭,人流攒动,逐渐兴旺。六百年前,荒山上建起了佛寺,佛门清净地也挡不住红尘滚滚,佛寺主持经营有道,广平寺名声渐起,往来香客如云,再不复往日清静。

  君瑶倒也不介怀自家道场受浊世侵扰,凡间、天界、妖界,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息息相关。每日目睹人间百态,于她悟佛也有助益。

  一千年下来,君瑶道行修满,天劫飞升在即,只等契机到来,她心绪也不免松泛起来,偶尔还化成人身与寺中弟子辩论佛偈。

  这日寺中陡然忙碌起来,寺中僧人分作两拨,一拨于寺中洒扫除尘,一拨立于山门外劝离来此礼佛的香客,将偌大一佛寺清了出来。

  君瑶见此,便知大抵又有王公贵胄要来此礼佛。

  广平寺虽说小有名气,却远不及京中白马寺名动海内,王公贵胄若要礼佛,更愿往白马寺去,而非远在城外山上的这所小庙。偶有贵人来此,也多半是行掩人耳目之举,在此地与人密谈。

  君瑶修行三千年,凡人一生,于她而言,只匆匆一弹指尔,再大的,到了她眼中,也不过是寻常。倒也不以为意,自阖目参悟起佛法来。

  将近午时,一名身着王袍章服的少年步入寺中。

  主持领寺中僧人恭候多时,一见少年面,便忙上前迎候,口称:“汉王殿下大安。”

  少年王袍华贵,许是匆匆赶来,袍服上沾了尘埃,她形容稚气,目光极澄澈,闻主持见礼,并不很自矜身份,抬袖回了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