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_作者:若花辞树(144)

2018-05-26 若花辞树

  汉王身子一颤,下意识地朝门口望了一眼。便见君瑶端着一木盘缓缓走入。

  木盘上放了一烛台,烛旁有碗,隐约可见热气。

  室中又多一灯,亮堂了许多。汉王大大松了口气,眼巴巴地望着君瑶,盼她走近一些。

  君瑶如白日那般,走到榻旁,将木盘置于矮几,弯身将汉王扶起。她的手有些凉,碰到汉王未伤到的那侧肩上,凉意透过薄衫,传到肩上,带着女子特有的柔软。

  汉王不知怎地,便是脸颊一红,日间与君瑶相对之时的紧张又来了。

  碗中所盛仍是粥,只是此番却比日间那碗稠了些,足以果腹。

  不能直接喝了,碗中放了一木勺。汉王一手端了粥,另一手却动弹不得,不能用勺。

  她呆了一呆,很窘迫地偷看了君瑶一眼。

  君瑶自是察觉她的窘境,也未说什么,接过了粥碗,替她端着,好让汉王腾出手来。汉王松了口气,忙拈起木勺,舀了白粥来。

  粥还热着,想是才煮好的,汉王恐劳烦好看的姐姐太多,她许就烦她了,便有些急,舀了粥到唇边轻轻吹了几下,便往口中送。自是烫到了。

  还好已吹凉了些,并未烫伤。汉王疼得泪眼汪汪的,悄悄看了君瑶一眼,不敢作声,又去舀新的。

  君瑶看不下去了,微微摇了摇头,道:“慢些,别急。”

  她声音冷清,落入汉王耳中,却有一股别样的温柔。汉王忙点头,又忍不住看了看君瑶,心中不知为何,竟是无比欢喜,心想,姐姐不爱说话,但是心地却很好。

  这念头甫一出,汉王又觉自己真傻。她当然好啊,她不好又怎会救她,她最好了。

  汉王莫名觉得喜孜孜的,却更不怎么敢看君瑶了,低了头专心致志地用粥。

  粥是白粥,淡的,其实是有些难以下咽的。

  汉王出身尊贵,从未短过衣食。膳食自来精细,倒未试过连着二餐,皆是白粥。但她不说,也不抱怨粥不好,乖乖的一点一点吃下去。

  像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君瑶看着她的头顶,目光微微柔和,但也只一瞬,又复清冷。

  一碗粥尽,汉王饱了,她搁下木勺,又道了一声:“多谢。”

  声音仍是轻,却比日间那声重了些,能使人听到了。

  君瑶回道:“不必客气。”收了碗,放归木盘。

  汉王听她答她了,精神一震,备受鼓舞,她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鼓足了勇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话一出口,她顿觉自己鲁莽,怎能随意问人名姓?她忙改口,道:“我、我叫萧缘,我是汉王,赴临淄就国的。”

  君瑶眼中染了少许笑意,却是答了她:“我姓君,名瑶。”

  君瑶。汉王在心中默念了两声,暗道,真好听。

  二人一问一答,算是起了个好头,恰可顺着说下去。偏生汉王一紧张,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君瑶略略等了片刻,见小殿下并无旁的要问她,弯身端起木盘,欲离去。

  她方一转身,衣角却被抓住了。

  第七十一章

  君瑶回首, 低头一看, 只见一只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那小手的主人平躺在榻上, 眼巴巴地望着她。

  “还有何事?”君瑶问道。

  汉王眼底闪过一抹胆怯,只是她余光扫见四下黑洞洞的, 那盏烛台就在木盘上,倘若君瑶走了, 室内必是又复黑暗。

  汉王鼓足勇气, 道:“我有疑问, 欲请姐姐解惑。”

  君瑶皱眉,似是不愿。汉王极敏感, 见她为难, 不敢勉强,正欲松手。远处又一声狼嚎传来。汉王吓得一哆嗦,忙将衣角抓得更紧了, 望向君瑶的眼眸中满是企求。

  哪里是有事相询,分明是小殿下怕黑, 不敢一人独处。

  君瑶只觉当真救回了一个小麻烦。

  她救汉王, 原不过一时心软, 且观小殿下气运,寿数不止于此,当只一时波折,救便救了,称不上逆天改命。只等她伤势好些, 能落地行走,便送她回去,此后自也不必有甚瓜葛。

  谁知,救了这小东西回来,考量却是一重接一重,先是以法术治好了她的伤,却不能教她看出端倪来,需以凡人草药来遮掩,接着那箭伤颇深,也不可愈合太快,显得离奇。再次,小殿下凡人之躯,不可不进吃食,还需替她觅食。

  君瑶自生出灵智,便是独来独往,何曾照料过凡人。这种种下来,已觉麻烦,谁知眼下,还要陪着小殿下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