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瑶怜爱不已,一手轻轻摸她的后颈,小老虎的后颈,毛茸茸的,滑滑的,摸上去很是舒适,小老虎也被摸舒服了,蜷起身子来,窝在君瑶的手心,用小脑袋蹭蹭她的指尖。
君瑶忽然想起八百年前的小汉王,殿下轮回了那么多世,这一世,最像当初那软软的小殿下。
她温声道:“给你取名叫萧缘,好不好?”
小老虎湿漉漉的眼中很是懵懂,轻轻叫了一声,好似答应了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长在猫堆里的小老虎,一直以为自己是只猫。
第九十三章
君瑶抱着小老虎离去。
她来时匆忙, 未及细观周遭景致, 此时寻见了萧缘, 再无什么不足, 也有心思,留意四下景色。
小村落背靠着太乙山, 村前是一片绿油油的田地。田间阡陌交通,村中鸡犬相闻。正值黄昏, 霞光漫天, 炊烟袅袅, 田间劳作的农人,荷锄而归。
君瑶置身其中, 心境平和下来, 荷锄而归的农人往家中走去,与家人团聚。她找到了萧缘,也有一个家, 也能有团聚。
她低头看小老虎,小老虎懵懵懂懂, 却出奇地乖巧, 安安静静地舔自己的前爪, 并不闹腾。
君瑶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耳朵,萧缘扭头看她,低低呜了一声,又低头舔爪子。
君瑶一笑,寻思起该往何处去。
八百年来, 她居无定所,没有一个居处,寻到了萧缘,倒有些为难起来。
寻思了片刻,君瑶便往太乙山去。
小老虎才半月大小,尚是稚弱,需好生养育才好,太乙山是她出生之地,此处环境,她必能适应,且她还小,吃不得肉,还得寻一刚生了幼崽的老虎来喂养她。
入得山林,只见矮树丛生,芳草萋萋,再往深处走,树木变得密而高大,高大的古木周又生出许多小树与灌木,落叶遍地,枯枝纵横,一踏上去,便发出清脆的响声。
君瑶知山下有猎户,恐他们上山打猎时搅扰,便欲走得高些。一路攀至山顶,见山顶云雾缭绕,气息清爽,不由心生喜爱。怀中的小老虎到了陌生地方,也探出小脑袋来张望,又挣扎起来,要下地。
君瑶在她灵魂上做了记号,不怕她走失,便要放她下去,让她玩耍,谁知刚一弯身,萧缘就打了个喷嚏。
小老虎头一次打喷嚏,被吓到了,睁大了眼睛,呆呆地望向君瑶,一动也不敢动。
君瑶不由好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将她抱回来,转身下山。
山顶比山下凉上许多,到夜间更是寒冷,小老虎皮毛还没长好,畏寒。她只想住得高些,不受凡人搅扰,却忘了此事。
君瑶从未养过小老虎,且是只出生半月的小老虎,难免疏忽。
疏忽过一回,就愈加谨慎,唯恐照顾不好她。
一人一虎又下山去,到得半山腰,一人迹罕见处,君瑶施法,建了一处木屋。这木屋与当初西山上那间一模一样,君瑶略略失神,又在木屋外围了一圈篱笆,如此,便与西山那间更像了。
差别只在于,西山树木秀丽,而此处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更显幽深。
萧缘看到眼前凭空出现了一座木屋,湿漉漉的眼睛中写满好奇,又要下地。君瑶放她下去。
萧缘一落地,就呆住了。她小心翼翼地抬起前爪,迈出步子,小肉垫落在厚厚的落叶上。她原先所在的院子,是泥地与稀稀疏疏的绿草,与此时的触感全然不同。
肉垫敏感,察觉地面是软的,在下陷,又飞快地收回,她伸出脑袋,好奇又有些胆怯,然而片刻,小老虎勇敢无畏的天性终究战胜了迟疑,萧缘再次伸出爪子,爪子在落叶上塌下,缓慢地发出枯叶碎裂的细微声响。
小老虎竖了下耳朵,睁大眼睛,又抬后腿,仍是一般声响。
她寻见了乐趣,在落叶上试探地行走起来,小短腿还不稳健,走得跌跌撞撞的,不时打个滚,落叶厚软,也不怕跌坏了。
君瑶原要将落叶自院中清出去,眼下见萧缘喜欢,便不忙着清,倒是在旁含笑看她玩耍。心中思索起更远的事。
白虎瑞兽,当有修炼天资。
但修炼并不容易。数千年前,世间修士遍地,走兽飞禽常有入妖,这是因那时天地有灵气,凡人中有灵根者,可引气入体,入道修炼。后修士众多,各立门派,各有弟子,有些擅炼丹药的修士便练出能使凡人生出灵根的丹药来,如此,纵天生无灵根者,服食丹药,也可入道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