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快到碗里来_作者:烟波钓月(115)

2018-04-04 烟波钓月

  而乔巧没有。她一出来就是一副稀松平常的样子, 擦楼梯的动作熟练而麻木,让人自然而然地就将杜芃的形象代入了。

  长镜头一大特点就是时间,场景,情绪层层递进,能十分自然地表现人物的经历,不知不觉就将观众的情感调动起来了。

  在这场戏中,乔巧从一开始的淡定,到想起以前过往时的怀念与后悔,接到包裹时的惊喜,再到现在的跪地恸哭,情感就像螺旋梯一样自然流畅地带着剧情上升。

  剧本中其实并没有设计任何动作。乔巧脸部肌肉的抽动,手指的颤抖,还有身体发软地跪在地上,都是她自己临场的自然发挥。

  看到这里,郭子松原先心里对乔巧的担忧几乎完全消去了。演员入戏并不难,难的是入戏之后还不忘自己在表演。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演都是建立在人为塑造上,但又贵在自然吐露间。如果演员们能够吃透戏份,游刃有余于演技的发挥与情感的自然流露,那么出来的戏就能够真正地打动人。

  从这一点看,乔巧拍戏之前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郭子松暗暗点头,这姑娘是个得老天眷顾的,又这样努力,他对接下来的拍摄有了信心。

  杜芃的脑袋蜷缩在脖子里,不知是想将眼泪强制憋回去,还是不愿意抬头面对着富丽堂皇的大厅。

  她感到她的人生已然跌进了无穷的黑暗中。

  小时候的记忆如潮水席卷而来,在脑海中激荡,拍得心脏嘶嘶作痛。

  洗了晒晒了洗的襁褓,常年揭不开的锅,父亲下田回来佝偻的背影,还有母亲常年卧着的,沾满了浓重药草味道的被褥。

  她当初抱着跻身上流社会的欲。望离开了家,纵然有一丝不舍,可孩子哪里懂得分离意味着什么,满心想的都是故事里衣锦还乡的美梦。

  她真傻。

  待杜芃再次抬起头来,原本粉嫩的唇瓣顷刻间变得刷白,眼睛像是被抽干了水一般,没有一丝神采。

  冰凉的指尖扒开油纸,拿出里面的四方盒子,没想到那漆黑的盒壁竟比她的手还要凉上几分。上面印着一张黑白照片,她的父母就安葬在里面。

  杜芃怀念地轻轻抚上照片中笑容浅淡的一对老人。额头眼角锋利的皱纹将原本平淡的五官压得更加羸弱,他们两眼浑浊,想来已经被生活和病痛折磨得快到了尽头。

  不过六年,已经和记忆中的模样全然不同了。

  杜芃将骨灰盒和牌位一起捧在手心里,搂在怀中,脑袋垂下去,脸颊贴着那方冰冷,心口捂着怀中寒凉。

  没用,再也捂不热了。

  斯人已逝,一去不复返。

  杜芃脑海中猛地意识到这一点,五脏六腑都激烈地翻腾,一阵无谓挣扎过后,只剩满地黄花堆积。

  低低的呜咽声透过那粗布料子闷闷地传出,细细一听,竟是无比的哀痛。

  眼泪一旦决堤,便有如洪水滔天,汪洋奔波,只有越来越凶猛,却是怎么也抑制不住了。

  那哭声越来越大,每一声都透着撕心裂肺的痛苦与悔恨。杜芃抬起头,脸上泪水横流,额角的头发,手上的灰尘和咸苦的泪水交织混合,化作一张灼热的网,糊住了那张脸。

  杜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儿来这么多的眼泪可以流。她喉咙发干,胸腔酸痛,呼吸困难,感觉整个身体都要被抽干了,可是依然止不住地嚎啕大哭。

  她压抑得太久了。

  九岁被卖进百爵后,白天在声乐老师严厉的教导下学习她并不喜欢的唱歌,傍晚回来干活。每天都这样繁复而枯燥。

  十一岁那年她逃跑未遂,便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每天都要被提醒自己身上所压着的巨大欠款,然后从天际微亮到日薄西山,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繁忙劳累的女佣工作。

  可尽管生活是这样的不如意,她仍然是抱着希望的,哪怕只有豆烛般大小。

  她的父母还在等她回家,白小姐也没有来找自己。

  所以,一切事情还是有转机的吧?

  今日,杜芃等待已久的消息终于来了,然而事情的真相扑灭了她最后一丝希望。

  这般活着,倒不如死去了好。

  “大清早的叫唤什么!”

  寒冷阴鸷的声音从楼梯上方直直落下,刺扎在杜芃的喉口。她的哭声便像是被针刺破了的鱼肚一样,瑟缩,消亡。

  “卡!郭子松站起身,向乔巧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