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快到碗里来_作者:烟波钓月(211)

2018-04-04 烟波钓月

  “《烟雨楼台》,大发!”

  众人一起发出的声音总是最容易打动人心,这众口齐发的一句话简直说进了乔巧的心坎儿里。

  《烟雨楼台》是她的第一部主演电视剧,在这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乔巧简直用了二十分的心思去完成它。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往片场赶,每一次NG乔巧都会对着监视器认真反思与思考,导演都说了收工了,乔巧依然还在影棚里来回练习走步,加深对机位的把握。

  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能接到这部戏,还是直接当女主,都是谢元仪给的机会。她把握住了机会,自然就要拼尽全部的努力去演好。

  从刚开始连机位都时不时搞混的菜鸟,到面对镜头的切换坦然自若的老练;从经常把握错台词的语气到一字一句都稳如磐钟,听来让人倍觉舒畅;从偶有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衔接不畅到语气动作的浑然天成……这五个月的磨砺中,乔巧付出了太多,也学到了太多。

  乔巧看着钟表,距离和谢元仪约定好的时间已经过了四十分钟。

  “郭导,”她把杯中的橙汁一饮而尽,倒入香槟,让液体停留在四分之三杯的高度,然后站起身,十分认真而诚恳地对郭子松说道,“我要特别感谢您这几个月以来对我的指教,我,我觉得自己进步了特别多,非常感谢您!”

  郭子松也站起来:“嗯,还真是一点儿不谦虚!”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乔巧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我这…… 实话实说嘛。”

  郭子松也是个爽快人儿:“对,说得没错,接下来继续努力,期待你下一部作品。”

  他举起酒杯:“我喝酒,你随意啊。”

  乔巧也学着郭子松的样子,把香槟喝到还剩三分之一杯的量,便放下了酒杯。

  然后她又接着给自己倒酒。

  乔巧其实也难得喝一次酒,谢元仪见她喝得这样开心,便也不忍心强硬地制止她。

  算了,就让她喝一次吧。尝到了宿醉后头痛恶心的滋味儿,她也就能长点记性了。

  谢元仪又给张海峰发了条微信:“解酒的药带了吗?”

  张海峰这头刚跑完工作,影后大人一个微信发过来,得还得去接人,接人之前还要去买解酒药。

  他拎着袋子从药店里出来,上了车,见谢元仪发过来的微信,顿时一脸郁闷。

  他这忙活了一天,你们跟那花天酒地的还不耐烦了。

  真憋屈!

  真的,想想再过俩月谢元仪就成了自己的老板,张海峰就顿时有种眼前一黑的感觉。

  太难了,做经纪人太难了。

  张海峰回复谢元仪道:“买好了,十点准时到,三号门右边儿的拐道上。”

  九点后晚高峰过了,按照那时候的路况,他开车过去需要大约四十分钟。

  张海峰瞄了眼时间,现在是八点五十五。

  在车上这二十分钟他也没别的事儿干,就寻思着找个人聊聊天。

  翻了翻通讯录,朋友倒是几百上千,可多半都是加了微信之后,合作完了就没了联系的。

  找同事?大周末的都在嗨,谁搭理你。

  找同学?都多少年了,大晚上的突然给人发一句“在不,聊个五毛的”?尬不尬啊。

  找谢元仪?……得了吧。

  张海峰笑着叹了一口气。

  这么大个朋友圈,能说上几句话的都难找。

  人只有成年以后在社会上闯荡过了,或是冷眼旁观,或是置身其中地经历那许多人情冷暖,才会真正地变得具有责任心,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孤独的滋味儿。

  生活啊,就是不容易呐。

  张海峰也不知道自己最近哪儿来的这许多多愁善感,拾掇拾掇都快能出本儿书了。

  大概是要离开老东家了吧。就像鸟儿要飞离居住了多年的巢穴,即使那里总是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棱角磕绊,但终究是一路陪伴着走过的地方,如今即将决裂,多少还是有些令人唏嘘的。

  想到这儿,张海峰就想起一个人来了。

  陆涛还是可以一聊的。

  他翻出陆涛的聊天框,打字道:“乔巧今晚可能要喝高,我们会送她回去。”

  回哪儿去?

  当然是回谢元仪家里去了。

  张海峰心想这陆涛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都不用他怎么费心地,乔巧的资源就好成这样了。等《烟雨楼台》播出了,乔巧那咖位腾腾腾地往上蹿,简直就是躺赢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