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清秋_作者:悠扬萱草(306)

2018-04-01 悠扬萱草

  看看日头都落到冷梅园的角上了,寒意有些上来,周牧屿将锦袍扯了扯,手上在女孩儿的腰间捏了一把,准备回房去了。

  年轻男子带来的竹片匣子并没合上,空落落的搁在四喜茶案旁。郭铭禧看着文亲王起身,想起匣子里后来被自己吞到肚中的信,跟了几步,问道:“殿下,京里头,原先备下的银子还送么?”

  文亲王在琼州大半年,再来西陲大半年,京里已预备下了近百万两银子,那些银子都是算着要打点的。文亲王手里到底还有多少,郭铭禧说不准,可他知道,这位爷心里黑着呢。当然,打赏自己的时候,黑的也变成白的了。

  周牧屿搂着女孩儿的光滑圆润的肩头,胖乎乎的脸蛋上一双小眼睛里压着沉沉的算计,他笑道:“送啊。怎么不送。”

  “可那些银子……”

  那些银子是用来买通了几位朝中大臣,错开了时间前后,以不同的由头去参睿亲王一本的。原指望陛下泼天大怒,即便不杀睿亲王,至少也贬成庶民了去。哪知人算不如天算,银子给出去了一半,睿亲王没遭事,反而还晋了王爷,眼看过阵子就要带着老婆孩子就藩,再要动他,可就难了。

  周牧屿眯着眼睛看着远方的天色,暗蓝的天空下红霞似火,烈烈燃烧。

  他看了一会,才慢条斯理的道:“郭铭禧,你跟着本王也有十年了吧。眼界还是放不开。螣蛇做的事,你要挤兑他,京里放赏钱,你也想揽着,你这般,让孤王还怎么用你?”

  郭铭禧吓了一跳,忙跪下磕头,磕了一会又自己掌嘴,扇得脸都肿了,才听文亲王道:“最后一次。下不为例。”他长舒一口气,还跪在地上不敢起。

  周牧屿转过身,吩咐下去:“人家办了事,银子就要付。况且,陛下不是说了嘛,非召,不得回京。事儿到这里,也算成了一半了。你明儿个就让人把银子送过去。还有……”他顿了顿,脸上似笑非笑的:“第一个上折子参了睿亲王的,是吏部侍郎吧?给他再送五万两。就说,本王看重他。”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问到的关于王和亲王哪个比较大的问题,嗯,这里顺手解释一下。这文章是参照唐朝为主要蓝本的,比如官职啊、服侍啊什么的。(因为作者菌喜欢唐朝,时不时幻想能穿回去。)在唐朝,王爵大致分为藩王和亲王,蕃王实权大,有兵权,有自己的土地,割剧一方,亲王就是皇上兄弟,在家赋闲的比较多。所以我写了,周牧白从亲王封为王爷。

  其实那时候的封王中,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比如众所周知的秦王李世民),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到了明清两朝,就分为亲王和郡王了。亲王和郡王也享受荣华富贵,但除非皇帝御笔亲批,否则多半没有实权,究其根本,大概是皇帝被亲王们反叛得太多了吧。

  ------------

  小雪野君 砸来手榴弹一枚;

  soup 砸来地雷一枚;

  十四 砸来地雷一枚;

  一支半节 砸来地雷一枚;

  喵喵 砸来地雷一枚。

  谢谢谢谢哒!!!霸王票暖心啊啊啊!!谢谢小主们。今天6度啦!!被温暖,再谢谢!~( ̄▽ ̄)~*

  第141章 楠木小盒

  自打大朝之日宫里来人宣了圣旨, 睿王王府便逐渐忙碌起来。

  周牧白自十五岁行小成礼, 十六岁赐婚开府, 至此近七年。睿王府中侍卫、家仆、外殿里跟着出门的小子、内庭里伺候主子的丫头, 阖府里林林总总不下两百人。哪些人要跟着一道前往封地,哪些人是本地的可赐了恩典还家去, 一茬一茬的都是事儿。

  睿王是本朝第一位就番的王爷,钦天监的监正奉命观天时算星历, 七日之后, 才亲往睿王府邸, 用明黄封儿送来了适宜启程的吉日。

  吉日定在大半月后,不早不晚, 正是五月里周远政三岁生辰的后三日。周牧白看过封儿里的大红笺, 沉思片刻,问道:“这日子你呈予陛下过目了么?陛下可允了?”

  大殿上的桌案上奉着御赐的香茗,钦天监的监正已有些岁数了, 听得垂询便略躬着身,捻须答道:“先呈了给陛下龙颜圣启, 才送来府上的。陛下已经允了。”

  睿王听了舒展眉目, 笑道:“如此, 甚好。”

  送走了钦天监,周牧白执着明黄封儿绕过抄手游廊往王府深处走去,庭院里的鸢尾草已如陌上花繁,逶逶迤迤开得遍地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