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秋点点头,因着刚醒来,还有点呆!夏夜想想,从上面的布包里拿出三个饭盒,夏夜就往餐车方向而去。听着有米粥,夏夜要了二碗米粥,一碗豆浆分别盛在三个饭盒里,然后又买了六个大包子,只交钱不用饭票。买完夏夜就往自己的车厢走去,这时走道上已经有人打开靠窗的椅子在坐着,有的大爷还翘起来二郎腿,弄的夏夜只得小心翼翼东躲一下,西避一下的走去,等到了车厢才发现赵蕊的上面的卧铺也有人住了,是个中年大姐带着个三四岁的孩子,看着穿的很整。,夏夜打算把手里的饭分下,于是问道:“我打了两碗白粥!还打了一碗豆浆,你们喝什么?”
赵蕊摇摇头:“我喝白粥就好了,喝玉米面粥喝多了,还挺想白粥的!”夏夜听了笑笑,知道夏母在她不回去的时候也就只是管饱,要吃好也是难的,毕竟有屯里的住户比量着。
夏夜拿出来茶叶蛋一人分了一个,因着路途遥远,夏夜打算三人省着点吃。那个中年女人已经带着孩子躺下了,三人倒也暂时安静的吃着饭。这时的食物别的先不说,但是分量是足的,再加上都是天然食材,里面的肉馅也足,所以包子很好吃,不一会儿车厢就有了一股包子的味道,上铺娃儿可能闻着了香味就有点哭闹:“娘,饿!娘!饿!”
夏夜三人听了,都有点尴尬的看着手里,因为吃的快,手里就剩下粥或者豆浆,夏夜想想拿出个鸡蛋递了过去:“大姐,这个给孩子吃吧!”
那个大姐看着了是鸡蛋,连忙摆手:“不用了!谢谢小兄弟,等会他爹就给买回来东西了!”
夏夜一听原来还有个大人,夏夜就没再谦让,毕竟食物都珍贵。等了有十来分钟,果然有个中年男子过来,手里端着两个饭盒,对着夏夜三人笑笑,才抬头对着上铺的女子说道:“饭打来了,他娘,你喂下小包!我先回车厢了,等会过来!”
上铺的女子回道:“好的,你回去吧!”
等女子拿勺子喂了孩子,孩子就停止了哭闹,夏夜三人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在孩子哭闹下吃东西也需要勇气,三人赶忙喝了粥和豆浆,夏夜拿去刷了下饭盒,三人又躺下睡了不提。
沪市的冬天不像北方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冷。对于刚下火车的夏夜三人来说,沪市的冬天有点又冷又湿。可能有点赶巧,外面正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看着站前广场边的树上还挂着黄叶,似乎还处于凋零中。
夏夜搓搓手,对着赵蕊和李丽秋道:“你俩等下,我去供销社那边看看雨伞,这天气别看雨小,咱们要是站久了,这大衣也淋得透!”
赵蕊点点头:“你去吧!我们看着行李!呵呵,冬天来这你俩做好遭罪的准备吧!这里可没有火墙子可以烤!”夏夜点点头,快步的跑到外面,进入细雨朦胧中。
李丽秋惊讶的看着赵蕊:“赵蕊姐,那你们怎么取暖啊?”
赵蕊追思着:“炭盆、汤婆子、脚炉、手炉,反正就靠这些东西了!暖着一个部位取暖!你要不要跟我家里住去?”
李丽秋摇摇头:“我和夜娃住招待所,赵蕊姐,你也好久没回来了,我们就不打扰了!”
赵蕊摇摇头:“主要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住得也不宽敞,还不如你和小夜子住招待所呢!这样吧,你们就住我家附近的,这样找你们也方便!”
李丽秋点点头:“好啊!”
夏夜这时买了三把伞跑了回来:“来,一人一把!你俩拎着那俩就行!赵蕊姐,你带路,先送你回家,可得把这一背筐东西先安置了!”夏夜指指两个小箱子,又拍拍背筐。赵蕊抿嘴一笑,想起来中途倒车的兵荒马乱,于是点了点头。
李丽秋和夏夜跟着赵蕊坐着电车,到了沪市的弄堂中,听着路上碰到的阿婆问候着赵蕊:“侬回来啦?小囡!”
赵蕊一一笑着回应着,等人走了,对着夏夜她俩说道:“几年没回来,听着乡音都亲切多了!”
赵蕊推推家门,没有推开,找出家里好久没用过的钥匙,打开,看着屋子里有些感怀。突然想起夏夜她们,赶紧说道:“小夜子,你俩快进来!这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有点小!你们先进来坐!”说着把东西往屋里拿。
夏夜打量了下,确实有点小,也就只有自家正屋一半大,靠着墙的一角还放着张单人床,看着家里的摆设也有点局促,看墙上的照片应该是三代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