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上学的半大孩子们都有了个假期。这个时节公社一年一季的抢秋收又开始了,屯里为了更好完成抢收任务,解散了三年的食堂又开始了!集中吃食,集中管理,集中力气抢收。大队部里的喇叭也每天放着□□,鼓舞着大家的士气。
屯里无论大人小孩都被安排了活计,大人割麦,小孩就跟着捡麦穗,大人打谷子,小孩子就跟着看晾谷场,地里大场上都是金灿灿的一遍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全大队的人都动员了起来,任务分配到个人,中午在食堂吃一顿,也可以打回家里去吃,粥都是干的,玉米面饼子大人三个,半大小子2个,八岁往下的也能分给一个。但是任务必须完成!如果没有干完干好的第二天要返工,完不成会扣工分。
所有的秋收活计都不轻松。三个女知青和夏母被分配到玉米地,收玉米就要钻玉米地,里面不仅闷热脏乱,还会被锋利的玉米叶子划伤手臂,划到脸上会刺痒难耐,所以最好都用毛巾包着脑袋,先进到地里将掰下来的玉米丢成堆,或是装在麻袋里,再抬着送上屯里的马车、牛车、手推车把它们运到屯里的大场上。
黄英总是一边干活一边絮叨着又割了道口子。虽然经过了两个月的锻炼,农活有点上手了,但是手粗糙了,脸也晒黑了,慢慢的离农村姑娘形象越来越接近了,唯一能区分的就是那一口的普通话,还有那一身没有补丁的衣服。
不管知青心里怎么看待秋收,反正夏母看着收获的玉米真是满脸喜悦,多收一点,分到手里的就多些,哪里还会有抱怨活计的。
把收获的玉米棒子拉进大场之后,那里会有三五成群的老太们一起剥玉米,围着一大堆玉米,白天黑夜不停歇,一直忙到大半夜。
剥完之后,会有人专门负责晒玉米。直接铺开放在大场的地上,富余的地方就直接把玉米苞全都剥掉,摊开了晒。因为玉米今年很多,所以剥苞米的小组有的把每个玉米上面留下三四个苞叶,然后三四个玉米缠在一起挂在屋后的铁条上、墙上或是树上,金灿灿的很好看。
屯里的家家户户都在田间地头穿梭、忙碌着。割谷子、挖土豆、扬黍子、高粱,所有的粮食都在等着硕硕归仓。
为了抢工分,在包工的时候,大人就去割禾,让小孩子在大场晒谷子,时不时要去“趟谷”,好让谷子都晒得到,还要提防天空中鸟雀过来吃谷子。于是有些孩子就拿着牛筋做的弹弓射天上飞过的鸟雀。时不时的会有麻雀从天空掉落,惹的地上的小孩子又拍手又跳,等下工回到家,借着家里的灶火,烧着麻雀吃,虽然肉不多,但也是难得孩子们打牙祭的美食。
这天夏夜也难得的打了几只麻雀,赶在夏母回家前,炸出来当零嘴吃,喷香喷香的。
下了工的夏母和三个知青闻着了不同的肉香味,把三个知青回来馋的嘴里直分泌唾液,可是馋的够呛,恨不得问夏夜要两只。
夏夜很是嘚瑟的拿着几串窜到三女跟前,一一让她们闻过,然后收回,说道:“想吃吗?想吃叫声好听的!”
赵蕊不惯着他,直嚷嚷:“美食不能腐化思想!宁不吃不屈!”
韩英嗓子眼里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刘娟嘻嘻一乐:“好弟弟,乖弟弟!”
夏夜一头黑线,还不如不叫。
赶紧将手里的三串麻雀给她们分了,刘娟冲着赵蕊她们挥挥串 ,得意洋洋,意思还是她有办法。
夏夜懒得看她们小人得志的样子。把一串给了夏母后,就自己开吃起来,外焦里嫩,不错!夏母无奈,这孩子最近很是费油!还好不是常常做,要不还得说教他下,哪里能这样过日子!
入秋了,这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大太阳,这会就乌云密布了。一大场的玉米,谷子,又得赶紧收起来。箩、筐、簸箕、扁担,这基本是标配,大家用这些农具把晒好的粮食一一装袋子。在会计那里登记后,一一的装入了仓库。整个秋收就接近了尾声。
虽然屯里的秋收结束了,但是夏夜的富地才刚刚开始,不放心夏夜一个人去的夏母,这次终于跟着夏夜一起来到了富地。看着眼前的丰收,夏母一阵激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葵花籽,好多粮食。
夏母哆嗦着手,指着这些对夏夜说:“夜娃,这都够好几家吃的了!”
夏夜点点头:“要是可以的话,俺去县城的时候去卖些,俺力气大,一次200斤没啥问题!娘别太激动了,咱们先抢收吧!现在天说变就变!”